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商标反向混淆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0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第2章 商标反向混淆概述第10-13页
    2.1 商标反向混淆的概念第10页
    2.2 商标反向混淆的特征第10-12页
    2.3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与商标反向假冒辨析第12-13页
第3章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法律制度现状及缺陷第13-18页
    3.1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法律制度现状第13-16页
        3.1.1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法律制度立法现状第13-14页
        3.1.2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法律制度司法现状第14-16页
    3.2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法律制度的缺陷第16-18页
        3.2.1 商标反向混淆在我国法律中的规定不明确第16页
        3.2.2 对于商标反向混淆的认定要素缺少统一标准第16页
        3.2.3 对商标反向混淆损害赔偿范围和数额规定不明确第16-18页
第4章 商标反向混淆制度在美国的规定及经验第18-23页
    4.1 商标反向混淆理念在美国的起源第18-19页
    4.2 商标反向混淆在美国的应用第19-23页
        4.2.1 美国的“防止混淆”模式第19-20页
        4.2.2 美国在确定反向混淆损害赔偿额的经验第20-23页
第5章 完善我国商标反向混淆制度的建议第23-35页
    5.1 明确商标反向混淆的适用范围第23-24页
        5.1.1 反向混淆法律制度保护注册商标第23页
        5.1.2 保护范围应包括商品装潢、商品名称等第23-24页
    5.2 确定商标反向混淆认定标准第24-27页
        5.2.1 商标反向混淆的构成要件第24-25页
        5.2.2 商标反向混淆认定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第25-27页
    5.3 完善商标反向混淆责任的规定第27-29页
        5.3.1 非财产责任第27-28页
        5.3.2 财产责任第28页
        5.3.3 行政责任第28-29页
    5.4 明确商标反向混淆案件的赔偿标准第29-32页
        5.4.1 对于部分观点的反对意见第29-30页
        5.4.2 对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第30-32页
    5.5 对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立法建议总结第32-35页
        5.5.1 在《商标法》中明确引入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概念第32页
        5.5.2 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商标反向混淆认定标准第32-33页
        5.5.3 在《商标法》或司法解释中明确反向混淆侵权责任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后记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wist1及血管生成拟态在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下一篇:Cx43通过抑制EMT逆转人肺腺癌细胞A549对顺铂的获得性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