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克鲁克组泥页岩岩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4页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9-11页
        1.2.1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存在的问题第11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主要工作量第13-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24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4页
    2.2 区域构造背景第14-16页
    2.3 地层特征第16-18页
    2.4 石炭系沉积演化特征第18-21页
        2.4.1 沉积相类型第18-19页
        2.4.2 沉积演化特征第19-21页
    2.5 石灰沟实测剖面第21页
    2.6 柴页2井第21-24页
第三章 泥页岩分布特征第24-29页
    3.1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泥页岩平面展布特征第24页
    3.2 柴北缘东段石炭系泥页岩纵向分布第24-25页
    3.3 柴北缘东段克鲁克组泥页岩纵向发育特征第25-26页
    3.4 泥页岩纵向发育特征的控制因素探讨第26-29页
第四章 泥页岩岩相特征第29-45页
    4.1 泥页岩矿物组成第29页
    4.2 泥页岩结构特征第29-30页
    4.3 泥页岩岩石类型第30-32页
    4.4 泥页岩沉积构造特征第32-35页
        4.4.1 层理构造第33-34页
        4.4.2 其它类型沉积构造第34-35页
    4.5 泥页岩岩相类型第35-42页
        4.5.1 岩相划分的原则和依据第35-39页
        4.5.2 岩相类型第39-42页
    4.6 泥页岩沉积环境第42-45页
第五章 泥页岩储层特征第45-57页
    5.1 成岩作用特征第45-51页
        5.1.1 成岩作用类型第45-49页
        5.1.2 成岩演化序列及成岩演化阶段第49-51页
    5.2 储集空间类型第51-55页
        5.2.1 孔隙第52-54页
        5.2.2 裂缝第54-55页
    5.3 物性特征第55-57页
第六章 有利岩相发育的控制因素探讨第57-63页
    6.1 有利岩相特征第57-58页
    6.2 有利岩相发育的控制因素探讨第58-63页
        6.2.1 沉积环境第58页
        6.2.2 矿物组成第58-60页
        6.2.3 成岩作用第60-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凉血化瘀方抗实验性肝损伤作用及凋亡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推送系统高可靠协议层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