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4.1 水质评价方法 | 第11-12页 |
1.4.2 岸线演变 | 第12页 |
1.4.3 水交换能力 | 第12-13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2 葫芦山湾自然环境概况 | 第14-17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4-15页 |
2.1.1 气候 | 第14页 |
2.1.2 水文 | 第14页 |
2.1.3 海岸动力地貌和泥沙淤积趋势 | 第14-15页 |
2.1.4 地质条件 | 第15页 |
2.2 海域资源现状 | 第15-17页 |
2.2.1 矿产资源 | 第15-16页 |
2.2.2 港口资源 | 第16页 |
2.2.3 岸线资源 | 第16页 |
2.2.4 海洋生物资源 | 第16页 |
2.2.5 旅游资源 | 第16页 |
2.2.6 风力资源 | 第16-17页 |
3 葫芦山湾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变迁情况分析 | 第17-29页 |
3.1 葫芦山湾海域海洋功能的变迁情况 | 第17-22页 |
3.1.1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04 年) | 第17页 |
3.1.2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修改方案(长兴岛附近海域)(2008 年) | 第17-19页 |
3.1.3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 第19页 |
3.1.4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长兴岛海域)修改方案 | 第19-21页 |
3.1.5 葫芦山湾海域海洋功能区划的变迁情况分析 | 第21-22页 |
3.2 葫芦山湾内开发利用情况 | 第22-24页 |
3.3 葫芦山湾因开发产生的岸线演变分析 | 第24-28页 |
3.4 小结 | 第28-29页 |
4 海洋功能变迁对葫芦山湾水体交换能力的影响 | 第29-39页 |
4.1 水体交换能力研究 | 第29-38页 |
4.1.1 水体交换概述 | 第29-30页 |
4.1.2 水体交换方案计算与区域划分 | 第30-31页 |
4.1.3 水体交换能力分析 | 第31-38页 |
4.2 小结 | 第38-39页 |
5 葫芦山湾海水水质典型指标的变化及分析 | 第39-46页 |
5.1 海水水质调查 | 第39-40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5.2.1 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NQI) | 第40页 |
5.2.2 有机物污染指数法(A) | 第40-41页 |
5.2.3 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 | 第4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5.3.1 营养化程度的变化评价 | 第41-42页 |
5.3.2 水质现状评价 | 第42-45页 |
5.4 小结 | 第45-46页 |
6 葫芦山湾污染源综合整治措施分析 | 第46-51页 |
6.1 污染源分布 | 第46-49页 |
6.2 葫芦山湾污染源整治措施 | 第49页 |
6.3 葫芦山湾潜在污染风险分析 | 第49-50页 |
6.4 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