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索杆张力结构刚度的动力监测理论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索杆张力结构的典型体系第14-18页
    1.3 索杆张力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8-24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24-26页
第二章 刚度贡献度的定量分析第26-43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切线刚度第27-28页
    2.3 常规刚度成分的贡献度第28-29页
    2.4 特征方向的贡献度与关键刚度第29-31页
    2.5 算例第31-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考虑预应力偏差的索杆张力结构模态变化第43-68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切线刚度变化第44-45页
    3.3 模态变化第45-50页
    3.4 算例第50-66页
    3.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动力测试的目标模态确定第68-81页
    4.1 引言第68-69页
    4.2 目标模态第69-71页
    4.3 目标模态扩充第71-72页
    4.4 算例第72-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振型扩展与传感器布置第81-98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传统模态扩展方法第82-83页
    5.3 基于贡献模态的振型扩展法第83-86页
    5.4 振型扩展效果评价第86页
    5.5 算例第86-96页
    5.6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基于优化阶跃激励的模态测试方法第98-116页
    6.1 引言第98-99页
    6.2 STD法及误差灵敏度分析第99-101页
    6.3 自由振动响应的模态贡献第101-102页
    6.4 阶跃激励优化第102-104页
    6.5 数值算例第104-114页
    6.6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19页
    7.1 结论第116-118页
    7.2 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7页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的影响
下一篇:太极拳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