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湖北省孝感县卧龙公社金星大队社教运动研究(1964.9-1965.5)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前言第10-20页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第10-11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1-18页
        (一) 有关“四清”运动的著作第11-13页
        (二) 相关可资借鉴的论文第13-18页
    三、研究思路和重难点第18-20页
第一章 湖北省“四清”运动概述第20-32页
    一、“四清”运动的准备阶段(1962年10月至1963年4月)第20-23页
        (一) 运动方式、内容和具体进展第20-21页
        (二) “四风”和总结第21-23页
    二、“四清”运动的试点阶段(1963年5月至1964年7月)第23-27页
        (一) 干部抽调与部署第23-24页
        (二) 安排与方法第24-26页
        (三) 具体进展与评价第26-27页
    三、“四清”运动的全面铺开阶段(1964年8月至1966年夏)第27-32页
        (一) 六个试点县的进展第27-28页
        (二) 省委蹲点和工作队员抽调第28-29页
        (三) 工作方法和总体评价第29-32页
第二章 孝感县、区、社的“四清”及金星大队的基本状况第32-43页
    一、孝感县、区、社的“四清”状况第32-39页
        (一) 社教工作队的抽调和集训第32-33页
        (二) 孝感县的社教安排第33-34页
        (三) 县、区、社干部的“四不清”第34-37页
        (四) “上下左右一起搞”第37-39页
    二、工作队进村初期的状况第39-43页
        (一) 社教前金星大队整体情况第39-41页
        (二) 金星大队的“阶级斗争”形势分析第41-43页
第三章 金星大队社教运动的“四清”阶段(1964.9-1965.3)第43-62页
    一、清经济第43-53页
        (一) 发动群众,“扎根”串连第43-48页
        (二) 查账查账,落实定案第48-53页
    二、清政治第53-62页
        (一) 教育干部,区别对待第54-58页
        (二) 对“敌”斗争,复议阶级第58-62页
第四章 金星大队社教运动的建设阶段(1965.4-1965.5)第62-77页
    一、组织建设第62-69页
        (一) 领导核心的建立第62-66页
        (二) 党团支部及其他建设第66-69页
    二、生产建设第69-73页
        (一) 运动、生产、生活一起抓第70-71页
        (二) 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第71页
        (三) 生产规划和技术革新第71-73页
    三、思想文化建设第73-77页
        (一) 社教前的文化状况第73-74页
        (二) 把耕读学校办活第74-75页
        (三) 加强对学校的领导第75-7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第77-89页
    一、对运动中工作组的客观评价第77-80页
        (一) 工作组的集训和具体领导第77-78页
        (二) 工作组的作风总结第78-79页
        (三) 王任重的个人因素第79-80页
    二、运动带来的积极因素第80-86页
        (一) 革新技术,生产改观第81-82页
        (二) 劳逸结合,生活新风第82-84页
        (三) 观念转变,精神新貌第84-86页
    三、运动中的消极影响第86-89页
        (一) 阶级分析扩大化第86-87页
        (二) 冤假错案第87-89页
结语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附录第95-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毡/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电火花数控化沉积FeConNiCuCr_x高熵合金涂层的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