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1页 |
1.2 WEB实时通信中信息安全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WEB实时通信及WEB安全研究 | 第14-27页 |
2.1 WEB实时通信相关技术概述 | 第14-19页 |
2.1.1 轮询概述 | 第14-15页 |
2.1.2 基于Ajax的长轮询概述 | 第15-17页 |
2.1.3 基于Ajax的Comet方式概述 | 第17-18页 |
2.1.4 基于Iframe流方式概述 | 第18页 |
2.1.5 基于浏览器插件的实现理论 | 第18-19页 |
2.1.6 现在实时web实时通信比较 | 第19页 |
2.2 WEB实时通信中信息安全技术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Web实时通信系统主要安全问题 | 第20-22页 |
2.2.2 Web实时通信浏览器主要的安全问题 | 第22页 |
2.2.3 Web通信信道面临的安全威胁 | 第22-23页 |
2.3 安全通信关键技术概述 | 第23-26页 |
2.3.1 序列密码概述 | 第23-24页 |
2.3.2 序列密码算法RC4 | 第24-25页 |
2.3.3 RSA算法概述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WEBSOCKET实时通信相关理论及其主动安全研究 | 第27-37页 |
3.1 WEBSOCKET协议概述 | 第27-28页 |
3.2 WEBSOCKET研究 | 第28-32页 |
3.2.1 WebSocket构造函数 | 第28页 |
3.2.2 WebSocket事件 | 第28页 |
3.2.3 WebSocket方法 | 第28-29页 |
3.2.4 WebSocket协议工作原理概述 | 第29-32页 |
3.3 WEBSOCKET实时通信主动安全研究 | 第32-36页 |
3.3.1 Origin特性研究 | 第32-33页 |
3.3.2 WebSocket协议握手安全 | 第33-34页 |
3.3.3 代理服务器安全性 | 第34-35页 |
3.3.4 数据通信信道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WEBSOCKET安全通信设计方案 | 第37-47页 |
4.1 帧格式 | 第37-39页 |
4.2.会话建立设计 | 第39-42页 |
4.2.1 使用RSA实现安全登录认证 | 第39-40页 |
4.2.2 用户信息加密设计方案 | 第40-42页 |
4.3 数据传输安全设计 | 第42-43页 |
4.4 安全加密传输的整体方案 | 第43-46页 |
4.4.1 设计思想 | 第43页 |
4.4.2 WebSocket通信加密过程 | 第43-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WEBSOCKET系统安全方案的实现 | 第47-57页 |
5.1 系统安全通信实现 | 第47-51页 |
5.1.1 数据采集 | 第47页 |
5.1.2 webSocket连接建立 | 第47-50页 |
5.1.3 Web服务器数据处理 | 第50页 |
5.1.4 数据的展示及用户交互 | 第50-51页 |
5.2 WEBSOCKET实时通信效率测试 | 第51-53页 |
5.2.1 网络流量测试 | 第51-52页 |
5.2.2 内存占有率测试 | 第52-53页 |
5.3 安全通信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7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