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城市形象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2.2 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重塑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1.4.1 本文内容 | 第20页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的构建 | 第21-29页 |
2.1 城市形象构建的意义 | 第21-23页 |
2.1.1 有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 第21-22页 |
2.1.2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 第22-23页 |
2.1.3 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第23页 |
2.2 城市形象构建的基本架构 | 第23-26页 |
2.2.1 理念认知系统 | 第24-25页 |
2.2.2 行为应用系统 | 第25-26页 |
2.2.3 视觉识别系统 | 第26页 |
2.3 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构建的关系 | 第26-29页 |
2.3.1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形象构建的重要基础 | 第27-28页 |
2.3.2 城市形象建设是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 第28-29页 |
3. 淮南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城市形象建设 | 第29-38页 |
3.1 淮南历史文化资源及特点 | 第29-35页 |
3.1.1 淮南代表性历史文化资源 | 第29-33页 |
3.1.2 淮南历史文化资源特点 | 第33-35页 |
3.2 淮南城市形象的建设 | 第35-38页 |
3.2.1 淮南城市形象建设现状 | 第35-36页 |
3.2.2 淮南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重塑 | 第36-38页 |
4. 淮南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重塑的对策建议 | 第38-45页 |
4.1 提炼文化精神,引领理念认知系统建设 | 第38-40页 |
4.1.1 挖掘《淮南子》文化精髓,打造“一书一城” | 第38-40页 |
4.1.2 优化豆腐文化品牌,打造“一食一城” | 第40页 |
4.2 延伸文化效应,指导行为应用系统建设 | 第40-42页 |
4.2.1 强化“淮南王”名人效应,打造“一人一城” | 第41-42页 |
4.2.2 巩固“豆腐文化节”效果,打造“一节一城” | 第42页 |
4.3 整合文化碎片,丰富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 第42-45页 |
4.3.1 整合城区历史文化元素,打造“五色一城” | 第43页 |
4.3.2 树立“八公山”文化地标,打造“一山一城” | 第43-45页 |
5.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