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0. 绪论 | 第10-16页 |
·产业结构与发展理论概述 | 第10-13页 |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0页 |
·主导产业与产业集聚理论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1-12页 |
·海西产业经济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区域主导产业的约束条件与海西区位优势 | 第16-26页 |
·主导产业的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资源禀赋 | 第16-17页 |
·技术水平 | 第17-18页 |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 第18页 |
·市场因素 | 第18-19页 |
·政策因素 | 第19页 |
·海西区位优势 | 第19-26页 |
·地理环境区位优势 | 第19-20页 |
·经济发展后发优势 | 第20-22页 |
·国家扶持政策优势 | 第22-23页 |
·资源外部经济优势 | 第23-24页 |
·企业自身活力优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第26-36页 |
·罗斯托基准(Rostoe Criteria) | 第26-28页 |
·赫希曼基准(Hirschman Criteria) | 第28-30页 |
·筱原基准(Xiaoyuan Criteria) | 第30-32页 |
·收入弹性基准 | 第30页 |
·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 第30-32页 |
·相对比较优势基准限(Relatively Comparative Advantage Criteria) | 第32-36页 |
·较高的区内增加值 | 第32-33页 |
·较高的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 | 第33页 |
·较高的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 | 第33-34页 |
·区内比较经济效率指标和综合经济效率指标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海西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第36-46页 |
·三大产业的结构分析 | 第36-40页 |
·三大产业的总产值结构 | 第36-37页 |
·三大产业的产业水平贡献系数 | 第37-39页 |
·三大产业的耦合分析 | 第39-40页 |
·产业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40-46页 |
·模型与数据 | 第40-42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2-43页 |
·实证分析 | 第43-46页 |
第四章 福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技术溢出分析 | 第46-60页 |
·福建产业的层次分析 | 第46-49页 |
·福建省工业经济和三大主导产业概况 | 第49-53页 |
·机械产业 | 第50-51页 |
·信息产业 | 第51-52页 |
·石化产业 | 第52-53页 |
·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 第53-56页 |
·海西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及建议 | 第56-60页 |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海西产业升级 | 第56页 |
·加强闽台对接,构建两岸产业对接重要基地 | 第56-57页 |
·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 第57页 |
·加速交通网络建设,构建海西开放型经济区 | 第57页 |
·完善产业链建设,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