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番茄病虫害论文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及抗源的初步筛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18页
    1.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第10-12页
        1.1.1 症状第10页
        1.1.2 病原菌第10-11页
        1.1.3 病害循环第11页
        1.1.4 发病条件第11-12页
    1.2 抗病品种在番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第12页
    1.3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品种鉴定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接种的影响因素第13-16页
        1.4.1 病原菌第13页
        1.4.2 接种方法第13-14页
        1.4.3 作物类型第14-15页
        1.4.4 环境因素第15-16页
        1.4.5 病情分级标准第16页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16-18页
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病情分级标准比较第18-2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2.1.1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第18-19页
        2.1.2 不同病情分级标准下的病情指数比较第19-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2.2.1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第20-21页
        2.2.2 不同分级标准下的病情指数的比较第21-23页
    2.3 讨论第23-25页
        2.3.1 病原菌鉴定第23-24页
        2.3.2 不同分级标准下的病情指数第24-25页
3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苗期接种方法的研究第25-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3.1.1 不同接种方法对苗期发病情况的影响第25-26页
        3.1.2 不同接种浓度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26页
        3.1.3 不同生长期接种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26页
        3.1.4 不同接种后调查时间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26-27页
        3.1.5 不同温度和保湿时间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27页
    3.2 结果与分第27-38页
        3.2.1 不同接种方法对苗期植株发病情况的影响第27-29页
        3.2.2 不同接种浓度菌液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29-30页
        3.2.3 不同生长阶段接种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0-32页
        3.2.4 不同接种调查时间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2页
        3.2.5 不同温度和保湿时间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2-38页
    3.3 讨论第38-41页
        3.3.1 不同接种方法对苗期植株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8页
        3.3.2 不同接种浓度菌液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8-39页
        3.3.3 不同生长阶段接种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9页
        3.3.4 不同接种调查时间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9页
        3.3.5 不同温度和保湿时间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9-41页
4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种子接种法的研究第41-4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页
        4.1.1 浸种接种法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第41页
        4.1.2 浸种接种法的病情指数随时间和浓度的变化第4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1-43页
        4.2.1 浸种接种法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第41-42页
        4.2.2 浸种接种法的统计时间和接种浓度的确定第42-43页
    4.3 讨论第43-44页
5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源初步筛选第44-49页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5.2.1 采用两种接种方法对番茄种质进行抗性鉴定第44-46页
        5.2.2 番茄种质的聚类分析第46-47页
    5.3 讨论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创新点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附录1 病斑面积的计算程序第58-60页
附录2 测序序列第60-62页
附录3 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第62-65页
附录4 接种后病情的变化情况第65页
附录5 番茄品种抗性鉴定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茄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与嫁接番茄的研究
下一篇:南宁市菜地土壤及蔬菜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来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