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新方向 | 第14-15页 |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通用涡旋几何理论的型线选择 | 第18-30页 |
2.1 涡旋压缩机通用型线共轭啮合方程研究 | 第18-20页 |
2.2 通用涡旋型线方程的生成及向量表征 | 第20-27页 |
2.2.1 平面微分几何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涡旋盘型线的向量表征 | 第21-22页 |
2.2.3 等距线法原理 | 第22-24页 |
2.2.4 动静涡旋盘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4-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3 柱销防自转结构的动涡盘力学分析 | 第30-46页 |
3.1 动涡旋盘的气体力和力矩分析 | 第30-35页 |
3.2 圆柱销防自转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35-42页 |
3.2.1 圆柱销机构模型和工作原理 | 第37-40页 |
3.2.2 圆柱销的分布与数目 | 第40页 |
3.2.3 环槽中心运动轨迹和柱销受力情况 | 第40-42页 |
3.3 动涡旋盘的力学模型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涡旋压缩机动涡盘通用型线优化及仿真 | 第46-64页 |
4.1 电动汽车压缩机通用涡旋型线优化 | 第46-49页 |
4.2 动涡旋盘生成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9-53页 |
4.2.1 涡旋盘三维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4.2.2 材料制定与网格划分 | 第51-52页 |
4.2.3 条件约束和载荷施加 | 第52-53页 |
4.3 动涡旋盘的应力、应变分析 | 第53-57页 |
4.4 电动涡旋压缩机的机构运动仿真 | 第57-62页 |
4.4.1 动涡旋盘及零件三维模型建立 | 第57-59页 |
4.4.2 电动涡旋压缩机的装配 | 第59-60页 |
4.4.3 电动涡旋压缩机的运动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5 基于MASTERCAM通用型线涡旋盘的数控加工 | 第64-82页 |
5.1 Master CAM9.1 软件介绍 | 第64页 |
5.2 通用型线涡旋盘加工方法的选择 | 第64-67页 |
5.2.1 涡旋盘的成形方法 | 第64-65页 |
5.2.2 通用型线涡旋盘的加工方法 | 第65-66页 |
5.2.3 涡旋盘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 第66-67页 |
5.3 通用型线涡旋盘的加工工艺分析 | 第67-71页 |
5.3.1 涡旋盘的加工精度要求 | 第67-69页 |
5.3.2 刀具的选择 | 第69页 |
5.3.3 加工机床的选择 | 第69-70页 |
5.3.4 涡旋盘的加工工序制定 | 第70-71页 |
5.4 动涡旋盘的CAM实现 | 第71-76页 |
5.4.1 模型导入和坯料设置 | 第71-72页 |
5.4.2 动涡旋盘的型线加工 | 第72-76页 |
5.5 后置处理及加工代码的生成 | 第76-79页 |
5.5.1 NC后置处理原理 | 第76-77页 |
5.5.2 后置处理程序修改及NC代码生成 | 第77-79页 |
5.6 动涡旋盘的实际加工验证 | 第79-8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