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五华县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五华县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第17-24页 |
2.1 五华县概况 | 第17-20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9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2.1.3 生态环境概况 | 第20页 |
2.2 研究区数据预处理 | 第20-24页 |
2.2.1 遥感数据处理 | 第20-22页 |
2.2.2 地形信息提取 | 第22-23页 |
2.2.3 图件数据处理 | 第23页 |
2.2.4 统计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32页 |
3.1 主体功能区划内涵及功能区类型 | 第24-25页 |
3.2 主体功能区划原则 | 第25-26页 |
3.3 五华县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32页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27-32页 |
第四章 五华县主体功能区划 | 第32-54页 |
4.1 五华县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 第32-39页 |
4.1.1 地质灾害 | 第32-33页 |
4.1.2 土地利用类型 | 第33页 |
4.1.3 土壤侵蚀 | 第33-34页 |
4.1.4 水域 | 第34-35页 |
4.1.5 地形地貌 | 第35页 |
4.1.6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 第35-39页 |
4.2 五华县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第39-46页 |
4.2.1 生物多样性 | 第39-40页 |
4.2.2 水源涵养 | 第40-41页 |
4.2.3 水源保护区 | 第41页 |
4.2.4 自然保护区与人文景观 | 第41-42页 |
4.2.5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 第42-46页 |
4.3 五华县经济社会发展潜力评价 | 第46-49页 |
4.4 五华县主体功能区划综合评价 | 第49-54页 |
第五章 五华县各类功能区定位及区域发展建议 | 第54-57页 |
5.1 城镇与工业发展区 | 第54-55页 |
5.2 农业生产区 | 第55-56页 |
5.2.1 农业生产与农贸服务发展区 | 第55页 |
5.2.2 文化旅游与生态农业发展区 | 第55-56页 |
5.3 生态建设区 | 第56页 |
5.4 禁止开发区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