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5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5-16页
        2.3 对前期研究结果的评价第16-17页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3.1 研究内容第17页
        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4 研究创新之处第18页
    5 研究思路第18-19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9-25页
    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1.1 创业教育第19页
        1.2 创业教育课程第19-20页
        1.3 课程设置第20页
    2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2.1 创业胜任力模型理论第20-22页
        2.2 课程理论第22-23页
    3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要素分析第23-25页
第三章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第25-39页
    1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第25-27页
        1.1 萌芽启动阶段——各高校自主探索的阶段第25-26页
        1.2 试点阶段——政府推动下的多元发展阶段第26页
        1.3 发展阶段——国家政策全面推进阶段第26-27页
    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实证分析——以三所大学为例第27-39页
        2.1 浙江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第27-30页
        2.2 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第30-31页
        2.3 温州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第31-33页
        2.4 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温州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需求现状实证分析第33-39页
第四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第39-49页
    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第39-41页
        1.1 探索与起步阶段第40页
        1.2 发展与完善阶段第40-41页
        1.3 繁荣与成熟阶段第41页
    2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实证分析——以三所大学为例第41-49页
        2.1 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第42-44页
        2.2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第44-46页
        2.3 康奈尔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第46-49页
第五章 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第49-57页
    1 课程设置背景比较第49-50页
        1.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背景第49-50页
        1.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背景第50页
        1.3 比较分析第50页
    2 课程目标比较第50-52页
        2.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第51页
        2.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第51-52页
        2.3 比较分析第52页
    3 课程内容比较第52-54页
        3.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第52-53页
        3.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第53页
        3.3 比较分析第53-54页
    4 课程实施比较第54-55页
        4.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第54页
        4.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第54-55页
        4.3 比较分析第55页
    5 课程评价比较第55-57页
        5.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评价第55页
        5.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评价第55页
        5.3 比较分析第55-57页
第六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的启示第57-63页
    1 明确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第57-58页
    2 构建跨学科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第58-59页
    3 构建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第59-60页
    4 建设多元化的创业师资队伍第60-61页
    5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管理机构第61-62页
    6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第62-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电流IGBT模块开关不良特性分析与改进方法研究
下一篇:不同类型负荷下变频电机系统能耗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