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D2D通信系统简介 | 第18-19页 |
1.3 FlashLinQ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1.4 FlashLinQ通信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5 本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FlashLinQ关键技术及通信方案 | 第23-37页 |
2.1 FlashLinQ系统的主要过程 | 第23-26页 |
2.1.1 同步 | 第23-24页 |
2.1.2 发现 | 第24-25页 |
2.1.3 寻呼 | 第25-26页 |
2.1.4 数据传输 | 第26页 |
2.2 FlashLinQ系统关键技术 | 第26-34页 |
2.2.1 OFDM技术 | 第26-27页 |
2.2.2 资源选择算法 | 第27-28页 |
2.2.3 冲突检测 | 第28-29页 |
2.2.4 信道设计 | 第29-34页 |
2.3 LTE系统支持的业务 | 第34-37页 |
2.3.1 VoIP业务 | 第34页 |
2.3.2 视频业务 | 第34-35页 |
2.3.3 Best effort业务 | 第35页 |
2.3.4 LTE的QoS管理 | 第35-37页 |
第三章 FlashLinQ系统同步 | 第37-49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7-39页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分析 | 第39-41页 |
3.2.1 主同步信号的生成及其映射 | 第39-40页 |
3.2.2 系统模型 | 第40-41页 |
3.3 基于符号级的同步算法 | 第41-43页 |
3.3.1 传统的LTE主同步检测算法 | 第41页 |
3.3.2 FlashLinQ系统主同步检测算法 | 第41-43页 |
3.3.3 复杂度分析 | 第43页 |
3.4 FlashLinQ系统主同步信号结构的改进 | 第43-45页 |
3.5 性能仿真 | 第45-48页 |
3.5.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5-46页 |
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业务的分布式调度 | 第49-63页 |
4.1 数据传输阶段的调度方案 | 第49-53页 |
4.1.1 方案概述 | 第49-51页 |
4.1.2 分布式调度方案的缺陷分析 | 第51-52页 |
4.1.3 调度优先级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52-53页 |
4.2 传统的LTE调度算法 | 第53-55页 |
4.3 改进的调度算法 | 第55-56页 |
4.4 不同业务的调度算法 | 第56-58页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4.5.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8页 |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3-65页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3-64页 |
5.2 课题发展方向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