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男性生殖器肿瘤论文--前列腺肿瘤论文

ARRDC3及ARRDC3-ITGβ4通路在人类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前言第13-45页
    1.1 前列腺癌的概述第13-16页
        1.1.1 解剖概述第13-14页
        1.1.2 流行病学特征第14-16页
    1.2 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第16-23页
        1.2.1 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分子机制第16-21页
        1.2.2 前列腺癌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第21-23页
        1.2.3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的研究进展第23页
    1.3 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第23-30页
        1.3.1 诊断第23-25页
        1.3.2 分期第25-27页
        1.3.3 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第27页
        1.3.4 治疗第27-30页
    1.4 前列腺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30-35页
        1.4.1 基因多态性及变异第31-32页
        1.4.2 miRNAs与前列腺癌第32-34页
        1.4.3 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及炎症信号通路第34-35页
    1.5 泛素化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第35-36页
    1.6 前列腺癌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研究概述第36-39页
        1.6.1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membrane antigen,PSMA)第37页
        1.6.2 胱甘肽S转移酶(GSTPI)超甲基化第37-38页
        1.6.3 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第38-39页
    1.7 ARRDC3研究现状第39-43页
        1.7.1 ARRDC3基本结构及功能第39-41页
        1.7.2 ARRDC3在肿瘤中研究情况第41-43页
    1.8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43-45页
        1.8.1 探索ARRDC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数据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第43页
        1.8.2 探索ARRDC3在人类前列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第43页
        1.8.3 验证ARRDC3与泛素化有关基因的相关性,探讨ARRDC3抑制前列腺癌进展的相关机制。第43-45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45-68页
    2.1 材料第45-49页
        2.1.1 组织来源第45页
        2.1.2 标本采集第45-46页
        2.1.3 实验动物第46页
        2.1.4 细胞株第46-47页
        2.1.5 实验主要试剂第47-48页
        2.1.6 实验主要仪器第48-49页
    2.2 方法第49-68页
        2.2.1 细胞培养第49-51页
        2.2.2 质粒构建第51-52页
        2.2.3 细胞转染第52页
        2.2.4 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第52-53页
        2.2.5 荧光实时定量PCR (qRT-PCR)第53-58页
        2.2.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58-60页
        2.2.7 免疫组化评分方法第60-61页
        2.2.8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第61-65页
        2.2.9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进行基因组分析第65-66页
        2.2.10 细胞功能实验第66-67页
        2.2.11 统计学处理第67-68页
第3章 结果第68-83页
    3.1 选定ARRDC3为研究对象第68-69页
    3.2 ARRDC3和MIR-30D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中具有负相关性第69-70页
    3.3 ARRDC3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的相数据的相关性第70-73页
    3.4 ARRDC3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第73-75页
    3.5 ARRDC3的MRNA表达水平可成为评估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第75-76页
    3.6 ARRDC3在体外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第76-78页
    3.7 ARRDC3在体内能够抑制裸鼠前列腺癌肿瘤生长第78-81页
    3.8 ARRDC3在前列腺癌中负调控ITGB4的表达第81-83页
第4章 讨论第83-91页
    4.1 MIR-30D在前列腺癌中负调控ARRDC3第84-85页
    4.2 ARRDC3表达水平下调提示前列腺癌临床进展和不良预后第85-87页
    4.3 ARRDC3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第87-88页
    4.4 ARRDC3对前列腺癌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相关机制第88-91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病理检测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进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