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片审美特征及对儿童美育价值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导论 | 第9-18页 |
| 第一章 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片的审美特征 | 第18-33页 |
| 一、中国神话题材动画人物造型——重装饰 | 第18-23页 |
| (一) 借鉴京剧脸谱 | 第19-20页 |
| (二) 借鉴敦煌壁画 | 第20-21页 |
| (三) 借鉴剪纸皮影 | 第21-22页 |
| (四) 借鉴门神纸马 | 第22-23页 |
| 二、中国神话题材动画背景设计——重写意 | 第23-26页 |
| (一) 早期二维背景设计 | 第24-25页 |
| (二) 后期三维背景设计 | 第25-26页 |
| 三、中国神话题材动画色彩——重象征 | 第26-29页 |
| (一) 人物色彩 | 第26-28页 |
| (二) 背景色彩 | 第28-29页 |
| 四、中国神话题材动画音乐——重神秘大气、优美童趣 | 第29-31页 |
| (一) 早期背景音乐 | 第29-30页 |
| (二) 后期背景音乐及主题曲 | 第30-31页 |
| 五、中国神话题材动画情节——重奇幻冒险 | 第31-33页 |
| (一) 奇异幻想的情节 | 第31-32页 |
| (二) 冒险惊奇的情节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片对儿童的美育意义 | 第33-46页 |
| 一、怡情功能 | 第34-36页 |
| 二、向善功能 | 第36-39页 |
| 三、启智功能 | 第39-41页 |
| 四、审美文化传承功能 | 第41-46页 |
| (一) 传承富有象征意义的中国文化符号 | 第41-43页 |
| (二) 传承中国古典文学及民间艺术 | 第43-44页 |
| (三) 传承中国传统道德观 | 第44页 |
| (四) 传承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对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片的思考及建议 | 第46-50页 |
| 一、对制片者的建议 | 第46-48页 |
| (一) 对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片的改进 | 第46-47页 |
| (二) 对中国整个动画未来发展的建议 | 第47-48页 |
| 二、对大众传媒的建议 | 第48页 |
| 三、对学校的建议 | 第48-49页 |
| 四、对家长的建议 | 第49-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附录1 | 第56-58页 |
| 附录2 | 第58-61页 |
| 附录3 | 第61-66页 |
| 后记 | 第66-68页 |
| 读硕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