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救赎观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论文选题的原因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 | 第9-13页 |
第2章 犹太教的救赎观 | 第13-30页 |
2.1 犹太教如何看待罪 | 第14-21页 |
2.2 犹太教《圣经》中的罪与赎罪 | 第21-24页 |
2.3 通往救赎的自新之道 | 第24-30页 |
第3章 基督教的救赎观 | 第30-42页 |
3.1 基督教如何看待罪 | 第31-36页 |
3.2 原罪论的《圣经》起源 | 第36-38页 |
3.3 耶稣基督的救赎 | 第38-42页 |
第4章 犹太教与基督教之救赎观的具体差异 | 第42-59页 |
4.1 关于罪的意识 | 第42-46页 |
4.1.1 罪的来源——本性是否是罪恶的 | 第43-45页 |
4.1.2 原罪问题——人是否生来有罪 | 第45-46页 |
4.2 关于救赎的手段 | 第46-53页 |
4.2.1 耶稣基督——救赎是否需要中保 | 第47-49页 |
4.2.2 以死赎罪——血祭以及代赎问题 | 第49-52页 |
4.2.3“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 | 第52-53页 |
4.3 关于弥赛亚信仰 | 第53-59页 |
4.3.1 弥赛亚身份的争议 | 第54-55页 |
4.3.2 被救赎的对象 | 第55-57页 |
4.3.3 不同的弥赛亚国度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A 和合本《圣经﹒旧约》篇目 | 第65-66页 |
附录B 犹太教613条诫命 | 第66-91页 |
附录C 《圣经·以西结书》第18章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