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14-18世纪闽南的卫所、户籍与宗族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言第11-29页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第11-12页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第12-23页
    第三节 基本思路、论文框架与史料征引第23-29页
第二章 明代国家制度与地方控制第29-65页
    第一节 卫所制度与地方控制第29-46页
        一、福建卫所建置沿革第30-38页
        二、“治土尚文、守土尚武”第38-46页
    第二节 户籍制度与社会控制第46-63页
        一、军户制度与地方社会第47-52页
        二、军户与地方社会第5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三章 户籍管理与家族组织第65-133页
    第一节 军役承袭与家族组织建构第65-77页
        一、义务之共担与家族组织建构第67-72页
        二、权利之共享与家族组织建构第72-77页
    第二节“军家”在地化与武官士大夫倾向第77-112页
        一、“军家”的在地化:军中袍泽到家族联盟第77-83页
        二、在地化融合的途径——军户婚姻圈的考察第83-87页
        三、“军家”家族的士大夫倾向及其地方使命第87-112页
    第三节“户”“籍”“族”与军户身份之转换第112-129页
        一、“户”“籍”“族”关系与“役籍”变更第112-119页
        二、“户”与“族”:“粮户归宗”政策的实施第119-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3页
第四章 屯田、武官与地方社会第133-199页
    第一节 明代屯田管理体制及其组织第134-156页
        一、明代福建卫所屯田的组织及来源第134-147页
        二、屯军家族:从“拨种”到“世业”第147-156页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制度守常第156-182页
        一、福建卫所军屯演变及其弊端第156-168页
        二、卫所武官与屯政管理第168-182页
    第三节 制度延续与屯田管理第182-197页
        一、屯丁纳银与军户赋役形态转变第182-190页
        二、赋役征收渠道:从屯甲到屯丁自征第190-197页
    本章小结第197-199页
第五章 卫学之兴与士大夫力量成长第199-241页
    第一节“右武”到“崇文”的体制转变第200-211页
    第二节 士大夫对兴学主导权的介入第211-225页
    第三节 旗纛之衰与庙学之兴第225-238页
        一、旗纛祭祀之衰第225-227页
        二、儒家教化体系之盛第227-238页
    本章小结第238-241页
第六章 军民关系与卫所社区变迁第241-281页
    第一节 对拨俸粮、仓场管理与民众应役第241-248页
    第二节 卫所军事城堡的变迁第248-278页
        一、城墙内外:大金千户所的拓城第248-255页
        二、以铜山千户所城为中心的考察第255-278页
    本章小结第278-281页
第七章 结语第281-287页
征引文献与参考书目第287-303页
致谢第303-3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305页

论文共3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弼研究
下一篇:基于InVEST模型的锡林郭勒草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