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品质管理与质量控制论文

基于小型人工气候室的纺织品热湿舒适性测试装置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小型人工气候室第16-26页
    2.1 小型人工气候室发展现状第16-17页
    2.2 小型人工气候室结构第17-25页
        2.2.1 小型人工气候室环境室的设计第19-23页
        2.2.2 小型人工气候室总体设计第23-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纺织品热湿舒适性测量算法研究第26-36页
    3.1 纺织品热湿舒适性测量算法基础理论第26页
    3.2 织物热湿舒适性的测量算法研究第26-30页
        3.2.1 热湿传递机理第26页
        3.2.2 热湿舒适性评价指标第26-27页
        3.2.3 热阻第27-28页
        3.2.4 湿阻第28-29页
        3.2.5 其他指标的转换第29-30页
    3.3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测量算法研究第30-34页
        3.3.1 服装的热湿传递机理第30-31页
        3.3.2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第31页
        3.3.3 "Walter"假人的"一步法"测量原理第31-32页
        3.3.4 固有热阻第32-33页
        3.3.5 固有湿阻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纺织品热湿舒适性测试仪器第36-54页
    4.1 织物热湿舒适性测试装置第36-42页
        4.1.1 测试装置的外观第36-37页
        4.1.2 测试台结构第37-41页
        4.1.3 供水系统第41-42页
    4.2 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试装置第42-46页
        4.2.1 测试装置的外观第42-43页
        4.2.2 假人的皮肤第43-44页
        4.2.3 人体各部分的外形第44-46页
        4.2.4 假人的供水系统第46页
    4.3 服装面积的确定(以上半身为例)第46-47页
    4.4 热湿舒适性测试装置的软件系统第47-53页
        4.4.1 测试原理第48页
        4.4.2 软件系统的测试过程第48-51页
        4.4.3 测试系统的数据处理第51-52页
        4.4.4 测试结果报表的输出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仪器校准与测试第54-66页
    5.1 传感器的标定第54-58页
    5.2 加热功率值修正第58-60页
    5.3 热湿阻值校准第60-62页
    5.4 试验测试第62-64页
        5.4.1 织物规格第62页
        5.4.2 热阻值测试第62-63页
        5.4.3 其他仪器测试第63-64页
    5.5 对比分析第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附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不同尺寸的纳米金团簇Au_N~q(N=1-8,q=0,±1)催化丙烷脱氢反应的机理
下一篇:基于氢键交联的偶氮型液晶弹性体的相行为及光致形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