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岩溶水化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生态环境对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 | 第14-16页 |
·岩溶水碳汇效应 | 第16-17页 |
·前人对茂兰自然保护区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17-18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 第19-22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2-28页 |
·岩溶发育史 | 第22页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22-23页 |
·水文地质背景 | 第23-25页 |
·取样点介绍 | 第25-28页 |
第3章 板寨地下河系统水化学指标变化规律 | 第28-52页 |
·板寨地下河子系统的划分 | 第28-29页 |
·水化学类型 | 第29-30页 |
·原始森林区与非森林区降雨资料的对比 | 第30-31页 |
·板寨地下河水化学变化的降雨效应研究 | 第31-35页 |
·不同子系统水化学指标对比 | 第35-44页 |
·气温、水温、Ca~(2+)、Mg~(2+)、HCO_3~-、Sr~(2+)、SIC变化 | 第35-42页 |
·K、Na、SO_4~(2-)、NO_3~-水化学变化 | 第42-43页 |
·Al、Fe、Mn、Ba、NO_2~-浓度变化 | 第43-44页 |
·岩溶植被的表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 | 第44-50页 |
·HCO_3~-、Ca~(2+)和Mg~(2+)变化 | 第45-48页 |
·K~+、Na~+、Sr~(2+)含量变化 | 第48-49页 |
·植被对表层岩溶动力系统和碳循环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岩溶碳汇估算 | 第52-60页 |
·不同土地利用土下溶蚀速率季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第52-57页 |
·板寨地下河流域碳汇估算 | 第57-58页 |
·溶蚀试片法 | 第57页 |
·水化学-流量方法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