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鲁北化工信息披露违规后积极应对之案例分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选题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1 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2.2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1.2.3 信息披露违规后整改措施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1.2.4 文献述评第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论文框架第19-21页
2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与应对理论概述第21-31页
    2.1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概述第21-24页
        2.1.1 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第21-22页
        2.1.2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类型第22-23页
        2.1.3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第23-24页
    2.2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表现形式第24-26页
        2.2.1 信息披露不及时第24-25页
        2.2.2 信息披露不充分第25页
        2.2.3 信息披露不真实第25-26页
    2.3 信息披露违规后公司的应对措施第26-28页
        2.3.1 对外公布正面信息第26-27页
        2.3.2 组织性结构重组第27页
        2.3.3 修改公司规章制度第27-28页
    2.4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成因的理论解释第28-31页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8-29页
        2.4.2 信号传递理论第29-30页
        2.4.3 委托代理理论第30-31页
3 鲁北化工信息披露违规及其应对不利后果之案例介绍第31-46页
    3.1 鲁北化工介绍第31-35页
        3.1.1 公司成立及其发展第31-32页
        3.1.2 公司组织结构介绍第32-33页
        3.1.3 公司股权情况第33-35页
    3.2 鲁北化工信息披露违规事件概览第35-40页
        3.2.1 违规事件经过第35-37页
        3.2.2 相关人员违规受罚情况概述第37-39页
        3.2.3 公司违规受罚情况概述第39-40页
    3.3 鲁北化工信息披露违规后的整改与应对措施第40-46页
        3.3.1 积极与外界沟通以尽可能地降低负面影响第40-41页
        3.3.2 撤换管理层第41-42页
        3.3.3 对内部制度整改第42-44页
        3.3.4 后续的股权收购与其他措施第44-46页
4 鲁北化工信息披露违规后应对之效果分析第46-54页
    4.1 市场对其应对的积极反应第46-48页
        4.1.1 来自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积极反应第46-47页
        4.1.2 来自供应商以及顾客的积极反应第47-48页
    4.2 公司内部管理得以改良第48-50页
        4.2.1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得以提升第48页
        4.2.2 会计基础工作流程得以优化第48-49页
        4.2.3 生产经营效率效果得以提高第49-50页
    4.3 公司财务绩效改善显著第50-54页
        4.3.1 盈利能力提高第51页
        4.3.2 运营能力提高第51-52页
        4.3.3 短期偿债能力提高第52-54页
5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54-58页
    5.1 研究结论第54-56页
        5.1.1 鲁北化工违规应对措施得当整改效果良好第54页
        5.1.2 制度整改有效的加强了应对效果第54-55页
        5.1.3 后续的股权收购很好地固化了应对效果第55-56页
    5.2 研究启示第56-58页
        5.2.1 市场能对公司违规后的应对作出反应第56页
        5.2.2 违规固然不是好事但违规公司还是应该积极应对第56页
        5.2.3 违规应对措施多样公司应该择时适势地选择应对措施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选择性原子层沉积方法的催化剂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富勒烯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