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我国水资源及水污染状况 | 第13页 |
1.2 水质卫生标准及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膜分离技术概况 | 第14-16页 |
1.3.1 国内外发展简史 | 第14-15页 |
1.3.2 膜技术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4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 第16-27页 |
1.4.1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 第16-17页 |
1.4.2 膜分离技术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 | 第17-23页 |
1.4.3 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 第23-24页 |
1.4.4 超滤膜材料分析 | 第24-27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7-31页 |
1.5.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27-29页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9-30页 |
1.5.3 课题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2章 传统制水工艺与膜分离工艺 | 第31-35页 |
2.1 现行传统饮用水制水工艺情况分析 | 第31-33页 |
2.1.1 传统制水工艺应用现状 | 第31-33页 |
2.1.2 传统制水工艺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2.2 现行的超滤处理工艺情况分析 | 第33-35页 |
2.2.1 超滤工艺应用现状 | 第33-34页 |
2.2.2 水处理中超滤技术的应用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第3章 试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第35-45页 |
3.1 试验流程及装置 | 第35-36页 |
3.1.1 工艺流程的选择 | 第35-36页 |
3.1.2 试验装置 | 第36页 |
3.2 两种超滤膜组件应用效果分析 | 第36-43页 |
3.2.1 小试试验方法与装置 | 第36-38页 |
3.2.2 小试分析项目、检测方法和分析仪器 | 第38页 |
3.2.3 小试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3.3 中试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43-45页 |
3.3.1 中试主要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43页 |
3.3.2 超滤膜参数 | 第43-44页 |
3.3.3 膜系统运行条件 | 第44-45页 |
第4章 混凝–超滤工艺与传统制水工艺效果对比分析 | 第45-53页 |
4.1 原水水样的选取 | 第45页 |
4.2 出水效果分析 | 第45-52页 |
4.2.1 砂滤出水与膜出水水质总体评价 | 第45-47页 |
4.2.2 浊度的去除效果 | 第47页 |
4.2.3 pH值的变化 | 第47-48页 |
4.2.4 CODMn清除效果 | 第48-49页 |
4.2.5 UV254清除效果 | 第49-50页 |
4.2.6 微生物清除效果 | 第50-51页 |
4.2.7 氨氮的变化 | 第51-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超滤与混凝技术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53-61页 |
5.1 超滤工艺替代传统砂滤工艺的可行性分析 | 第53-54页 |
5.2 改造后的水厂工艺流程 | 第54页 |
5.3 更深层次的水处理 | 第54-55页 |
5.3.1 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工艺 | 第54-55页 |
5.4 膜运行成本分析 | 第55页 |
5.5 膜污染机理及防控措施 | 第55-58页 |
5.5.1 膜污染定义 | 第56页 |
5.5.2 膜污染形成原因及机理 | 第56-57页 |
5.5.3 防止膜污染的措施 | 第57-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5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建议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