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 1、健康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 第9-10页 |
| 1.1、健康素养的定义 | 第9页 |
| 1.2、健康素养的内涵 | 第9-10页 |
| 2、健康素养的社会意义 | 第10-11页 |
| 2.1、健康素养可以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 第10页 |
| 2.2、健康素养可以使公共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 第10页 |
| 2.3、健康素养能完善疾病自我管理 | 第10-11页 |
| 2.4、健康素养减少医患矛盾 | 第11页 |
| 2.5、健康素养促进社会稳定 | 第11页 |
| 2.6、健康素养促进妇幼卫生保健的发展 | 第11页 |
| 3、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3.1、国内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3.2、国外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4、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 4.1、年龄 | 第17-18页 |
| 4.2、性别 | 第18页 |
| 4.3、文化程度 | 第18页 |
| 4.4、地区 | 第18-19页 |
| 4.5、家庭收入 | 第19页 |
| 4.6、种族 | 第19页 |
| 5、文献总结 | 第19-20页 |
|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 一、前言 | 第23-2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23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 1.5.1 专家咨询法 | 第24-25页 |
| 1.5.2 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 1.6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1.7 可行性分析 | 第26页 |
| 1.8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 二、资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2.1 资料来源 | 第27页 |
| 2.2 调查对象 | 第27页 |
| 2.3 调查对象的分布 | 第27页 |
| 2.4 调查内容 | 第27-28页 |
| 2.5 抽样方法 | 第28页 |
| 2.6 样本含量估计 | 第28页 |
| 2.7 指标及其界定方法 | 第28-29页 |
| 2.8 调查质量控制 | 第29页 |
| 2.9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 2.10 信度检验 | 第30页 |
| 2.11 效度评价 | 第30-31页 |
| 三、结果 | 第31-46页 |
| 3.1 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 3.2 育龄妇女健康素养状况 | 第33页 |
| 3.3 不同人群的育龄妇女健康素养的比较 | 第33-41页 |
| 3.4 育龄妇女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6页 |
| 四、讨论 | 第46-52页 |
| 4.1 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总体状况 | 第46-47页 |
| 4.2 不同人群的育龄女性健康素养的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 4.3 健康素养及其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2页 |
| 4.3.1 对影响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第48-50页 |
| 4.3.2 对影响育龄女性健康知识和理念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50页 |
| 4.3.3 对影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50-51页 |
| 4.3.4 对影响健康技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51-52页 |
| 五、结语 | 第52-53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 5.2 研究局限性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附录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