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对罗汉果品质及贮藏对罗汉果甜苷和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0页 |
·罗汉果植物形态、分布及生态环境 | 第11-12页 |
·罗汉果的植物形态 | 第11-12页 |
·罗汉果的分布及生态环境 | 第12页 |
·花粉、种子、果实的相互关系 | 第12-14页 |
·花粉对种子、果实的影响 | 第12-13页 |
·种子对果实的影响 | 第13-14页 |
·栽培技术对果实的影响 | 第14-17页 |
·施肥对果实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 第14-15页 |
·整枝方式对果实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 第15页 |
·外源生长调节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气调贮藏对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 | 第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20页 |
·种子对果实的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在南宁平地进行罗汉果引种栽培 | 第18页 |
·通过气调贮藏探讨糖代谢与甜苷V关系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材料和试验设计 | 第20-30页 |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20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24页 |
·花粉、种子与果实的关系 | 第20-21页 |
·三种罗汉果品种在南宁的引种栽培表现 | 第21页 |
·肥量、枝条数、激素、套袋对罗汉果品质的影响 | 第21-23页 |
·气调贮藏对罗汉果品质的影响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授粉方法 | 第24页 |
·田间生物学特性调查 | 第24-25页 |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 第25页 |
·果实外在品质的测定及方法 | 第25页 |
·果实内在品质的测定及方法 | 第25-2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9页 |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57页 |
·罗汉果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 | 第30-32页 |
·授粉对果实的大小影响 | 第32-34页 |
·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倍性的花粉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萌发率花粉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 第33-34页 |
·种子对果实大小及果形的影响 | 第34-36页 |
·种子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 第34-35页 |
·种子对果实外观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三种罗汉果品种在南宁的引种栽培表现 | 第36-40页 |
·花期物候期比较 | 第36页 |
·田间农艺学性状比较 | 第36-37页 |
·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 | 第37-39页 |
·果实品质性状比较 | 第39-40页 |
·肥量、枝条数、激素、套袋对罗汉果品质的影响 | 第40-48页 |
·肥量、枝条数对罗汉果田间农艺性状影响 | 第40-42页 |
·肥量、枝条数对罗汉果生长结果习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肥量、枝条数、激素、套袋对罗汉果外在品质影响 | 第43-45页 |
·肥量、枝条数、激素、套袋对罗汉果内在品质影响 | 第45-48页 |
·不同贮藏处理罗汉果幼果采后生理变化 | 第48-57页 |
·果实重量的变化 | 第48-49页 |
·果实硬度的变化 | 第49-50页 |
·果实糖分的变化 | 第50-54页 |
·果实甜苷的变化 | 第54-5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7-62页 |
·罗汉果生长曲线方程 | 第57页 |
·种子与果实大小、重量的关系 | 第57-58页 |
·三种罗汉果品种在南宁的引种栽培 | 第58页 |
·肥量、枝条数对罗汉果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58页 |
·肥量、枝条数、激素、套袋对罗汉果品质的影响 | 第58-59页 |
·罗汉果外在品质的变化 | 第58-59页 |
·罗汉果内在品质的变化 | 第59页 |
·气调贮藏对罗汉果幼果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 | 第59-61页 |
·罗汉果幼果采后外在品质的变化 | 第59-60页 |
·罗汉果幼果采后糖分的变化 | 第60页 |
·罗汉果幼果采后甜苷的变化 | 第60-61页 |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