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磷脂混杂酶1和中期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致谢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部分 PLSCR1与MK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第15-33页
    1 前言第15-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2.1 样本第17页
        2.2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第17-18页
        2.3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第18页
        2.4 试剂第18页
        2.5 仪器第18页
        2.6 PBS缓冲液配制第18页
        2.7 组织样本RNA提取第18-19页
        2.8 逆转录反应第19页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第19-20页
        2.1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第20-21页
        2.11 术后跟踪随访和预后评估第21页
        2.12 数据说明第21页
        2.13 统计学处理第21-22页
    3 实验结果第22-30页
        3.1 患者临床基础资料第22-23页
        3.2 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样本HE染色第23-24页
        3.3 PLSCR1与MK在肝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第24-27页
        3.4 PLSCR1与MK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第27-28页
        3.5 PLSCR1与MK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第28-30页
    4 讨论第30-33页
第二部分 PLSCR1和MK相互作用对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第33-55页
    5 前言第33-35页
    6 材料与试剂第35-47页
        6.1 细胞、菌株和质粒第35页
        6.2 试剂第35-37页
        6.3 仪器第37-38页
        6.4 质粒的构建第38-42页
        6.5 融合蛋白的表达第42页
        6.6 SDS-PAGE和Western印记第42-43页
        6.7 GST pull-down实验第43-44页
        6.8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第44-45页
        6.9 细胞培养第45页
        6.10 MK和PLSCR1干扰细胞系的建立第45页
        6.12 细胞增殖实验第45页
        6.13 细胞迁移实验第45-46页
        6.14 统计学处理第46-47页
    7 实验结果第47-52页
        7.1 构建质粒的酶切鉴定第47页
        7.2 融合蛋白表达及蛋白沉降分析第47-48页
        7.3 Co-IP实验验证PLSCR1和MK的体内相互作用第48-49页
        7.4 MK和PLSCR1干扰细胞株的鉴定第49-50页
        7.5 HepG_2细胞增殖实验第50-51页
        7.6 HepG_2细胞迁移实验第51-52页
    8 讨论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综述第62-74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会议摘要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聚唾液酸修饰聚己内酯纳米纤维三维支架的脊髓损伤治疗研究
下一篇:基于海马CaMKⅡ信号紊乱的自闭症发病机制及药物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