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容错型三相PWM变流器及其新能源应用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绪论第23-4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3-25页
    1.2 变流器容错与控制技术综述第25-30页
        1.2.1 器件故障检测技术第25-26页
        1.2.2 变流器容错拓扑结构第26-30页
    1.3 正常运行三相六开关PWM变流器的研究现状第30-33页
    1.4 容错运行模式下的三相四开关PWM变流器的研究现状第33-40页
2 正常运行条件下三相PWM变流器建模与控制策略的研究第40-68页
    2.1 理想条件运行下三相PWM变流器结构第40-41页
    2.2 数字控制下三相PWM变流器系统建模第41-51页
        2.2.1 数字调制器DPWM的小信号建模分析第41-43页
        2.2.2 数字控制系统中控制延时的建模第43-44页
        2.2.3 变流装置大信号建模分析第44-49页
        2.2.4 变流装置小信号建模分析第49-51页
    2.3 数字控制下三相PWM变流器完整小信号模型及其性能分析第51-57页
        2.3.1 数字控制下三相PWM变流器完整小信号模型第51-52页
        2.3.2 q轴子系统占空比至输出电流传递函数及其性能分析第52-53页
        2.3.3 d轴子系统占空比至输出电流传递函数及其性能分析第53-55页
        2.3.4 适用于电压外环调节器设计的离散域传递函数的研究第55-57页
    2.4 实验验证第57-66页
        2.4.1 使用比例调节器(P)条件下变流器电流环临界稳定的验证第58-60页
        2.4.2 使用比例积分控制器(PI)条件下电流内环模型准确性的验证第60-64页
        2.4.3 电压外环等效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第64-66页
    2.5 小结第66-68页
3 零矢量分配对三相变流器容错运行性能影响的研究第68-103页
    3.1 传统电压矢量空间调制算法介绍第68-72页
    3.2 容错运行变流器统一矢量调制算法第72-77页
        3.2.1 基于非正交坐标系的两相静止变换第72-73页
        3.2.2 基于非正交坐标系的占空比计算第73-76页
        3.2.3 统一调制算法开关信号的时序排列第76-77页
    3.3 一种新颖的矢量平面扇区划分策略的研究第77-79页
    3.4 统一调制算法下容错运行变流器输出波形第79-81页
    3.5 零矢量分配对直流侧电容电流应力的影响第81-87页
        3.5.1 传统傅里叶分析法不足第81-84页
        3.5.2 电容电流有效值分析第84-87页
    3.6 零矢量分配对变流器电流品质的影响第87-92页
    3.7 零矢量分配对共模电压频谱和有效值的影响第92-97页
        3.7.1 零矢量分配对共模电压幅值与上升率的影响第93-94页
        3.7.2 零矢量分配对共模电压有效值的影响第94-97页
    3.8 实验验证第97-102页
        3.8.1 零矢量分配对交流电流品质的影响第97-98页
        3.8.2 零矢量分配对电容电流的影响第98-99页
        3.8.3 零矢量分配对共模电压的影响第99-102页
    3.9 结论第102-103页
4 容错运行的三相PWM变流器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研究第103-135页
    4.1 容错运行变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03-106页
    4.2 基于旋转坐标系下的容错运行变流器的建模与控制第106-110页
        4.2.1 基于旋转坐标系下的容错运行变流器的建模分析第106-108页
        4.2.2 基于旋转坐标系下的容错运行变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第108-110页
    4.3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容错运行变流器的建模与控制第110-117页
        4.3.1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容错运行变流器的系统建模第110-111页
        4.3.2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容错运行变流器的控制策略的研究第111-112页
        4.3.3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内环的设计第112-115页
        4.3.4 电压外环调节器设计第115-117页
    4.4 直流侧电容中性点电压控制策略第117-121页
        4.4.1 直流侧电容中性点电压偏置成因的探究第117页
        4.4.2 基于旋转坐标系的中性点电压偏置控制策略第117-119页
        4.4.3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的中性点电压偏置控制策略第119-121页
    4.5 容错运行变流器线性调制函数的研究第121-128页
        4.5.1 电容中性点电压波动对传统线性调制度适用性的影响第121-125页
        4.5.2 一种适于容错运行变流器的新型线性调制函数的研究第125-128页
    4.6 实验验证第128-134页
        4.6.1 基于旋转坐标系控制策略的实验验证第129-131页
        4.6.2 基于静止坐标系控制策略的实验验证第131-132页
        4.6.3 新型线性调制函数的有效性验证第132-134页
    4.7 结论第134-135页
5 一种用于减小直流侧电容电流的混合矢量空间调制算法的研究第135-167页
    5.1 变流器直流侧电容的可靠性及其功耗研究第135-137页
    5.2 容错运行变流器中无效占空比分配方案第137-142页
    5.3 零矢量分配对电容电流高频和低频分量的影响第142-144页
        5.3.1 零矢量分配对电容电流低频分量的影响第142-143页
        5.3.2 零矢量分配对电容电流高频分量的影响第143-144页
    5.4 一种用于减小电容电流的混合调制策略第144-153页
        5.4.1 传统零矢量分配方案在减小电容电流有效值方面的不足第144-148页
        5.4.2 无效占空比与电容电流幅值的最优组合第148-153页
    5.5 混合调制算法有效性的数值计算验证第153-160页
    5.6 实验验证第160-165页
    5.7 结论第165-167页
6 容错型三相PWM变流器在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中的应用第167-189页
    6.1 基于容错型变流器的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硬件拓扑第167-169页
    6.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其控制控制策略第169-175页
        6.2.1 基于旋转坐标系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169-173页
        6.2.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比第173-175页
    6.3 中性点电压不平衡对永磁电机容模型及容错运行性能的影响第175-181页
        6.3.1 中性点电压不平衡对永磁电机模型的影响第175-179页
        6.3.2 中性点电压偏置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影响第179-181页
    6.4 永磁电机控制策略与系统设计第181-185页
        6.4.1 电流内环的设计第181-182页
        6.4.2 中性点电压偏置控制环第182-185页
    6.5 实验研究第185-18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89-191页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189-190页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90-191页
参考文献第191-201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变流器容错运行综合优化设计
下一篇:交流微网中电压控制模式下逆变器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