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传感器 | 第10-13页 |
1.2.1 传感过程和基本要求 | 第11页 |
1.2.2 传感器的传感参数 | 第11-12页 |
1.2.3 传感器的传感机制 | 第12-13页 |
1.3 ZnO纳米结构传感器 | 第13-17页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2 不同形貌ZnO纳米结构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19-3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实验过程 | 第19-20页 |
2.3 ZnO多孔网络结构 | 第20-28页 |
2.3.1 ZnO多孔网络结构的制备 | 第20-21页 |
2.3.2 ZnO多孔网络结构的表征 | 第21-24页 |
2.3.3 ZnO多孔网络结构的生长机理 | 第24-25页 |
2.3.4 ZnO多孔网络结构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 | 第25页 |
2.3.5 ZnO多孔纳片米网络结构传感器的灵敏度 | 第25-27页 |
2.3.6 ZnO多孔网络结构传感器的响应和恢复时间 | 第27页 |
2.3.7 ZnO多孔网络结构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27-28页 |
2.4 ZnO纳米棒 | 第28-34页 |
2.4.1 ZnO纳米棒的制备 | 第28-29页 |
2.4.2 ZnO纳米棒的表征 | 第29-31页 |
2.4.3 ZnO纳米棒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 | 第31-32页 |
2.4.4 ZnO纳米棒传感器的灵敏度 | 第32-33页 |
2.4.5 ZnO纳米棒传感器的响应和恢复时间 | 第33-34页 |
2.4.6 ZnO纳米棒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34页 |
2.5 传感机制 | 第34-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Ag/ZnO纳米结构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37-50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Ag/ZnO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37-38页 |
3.3 Ag/ZnO多孔网络结构 | 第38-43页 |
3.3.1 Ag/ZnO多孔网络结构的表征 | 第38-40页 |
3.3.2 Ag/ZnO多孔网络结构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 | 第40-41页 |
3.3.3 Ag/ZnO多孔网络结构传感器的灵敏度 | 第41-42页 |
3.3.4 ZnO多孔网络结构传感器的响应和恢复时间 | 第42-43页 |
3.3.5 ZnO多孔网络结构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43页 |
3.4 Ag/ZnO纳米棒 | 第43-47页 |
3.4.1 Ag/ZnO纳米棒的表征 | 第43-45页 |
3.4.2 Ag/ZnO纳米棒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 | 第45页 |
3.4.3 Ag/ZnO纳米棒传感器的灵敏度 | 第45-46页 |
3.4.4 Ag/ZnO纳米棒传感器的响应和恢复时间 | 第46-47页 |
3.4.5 Ag/ZnO纳米棒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47页 |
3.5 Ag/ZnO纳米结构传感机制 | 第47-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光激活下ZnO和Ag/ZnO纳米结构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0-61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光源介绍 | 第50-51页 |
4.3 ZnO和Ag/Zn O多孔网络结构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1-56页 |
4.3.1 汞灯照射下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1-52页 |
4.3.2 395nm UV照射下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2-53页 |
4.3.3 365nm UV照射下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3-56页 |
4.4 ZnO和Ag/Zn O纳米棒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6-58页 |
4.4.1 汞灯照射下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6-57页 |
4.4.2 395nm UV照射下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7-58页 |
4.4.3 365nm UV照射下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第58页 |
4.5 传感机制 | 第58-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