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我国燃煤烟气污染状况 | 第12页 |
·大气污染控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综述 | 第14-26页 |
·SO_2 和NO_X的生成机理及危害 | 第14-15页 |
·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第15-22页 |
·炉内燃烧中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第15页 |
·燃烧后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第15-22页 |
·亚氯酸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亚氯酸钠的性质 | 第22页 |
·亚氯酸钠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创新性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试验系统与方法 | 第26-34页 |
·试验系统 | 第26-31页 |
·系统整体介绍 | 第26-27页 |
·烟气模拟系统 | 第27-28页 |
·吸收塔 | 第28-29页 |
·水雾化喷嘴 | 第29-30页 |
·吸收液循环系统 | 第30-31页 |
·检测系统 | 第31页 |
·吸收剂选择依据 | 第31页 |
·试验步骤 | 第31-32页 |
·试验工况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NaClO_2/NaClO 复合吸收液同时脱硫脱硝试验 | 第34-59页 |
·各参数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第34-43页 |
·吸收液初始pH 值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液气比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反应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烟气初始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NaClO_2单独脱硫脱硝 | 第40-41页 |
·NaClO 单独脱硫脱硝 | 第41页 |
·NaClO_2浓度对复合吸收液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3-44页 |
·机理分析 | 第44-57页 |
·气体吸收机理分析 | 第44-46页 |
·液相吸收机理分析 | 第46-47页 |
·试验反应机理分析 | 第47-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热力学分析 | 第59-68页 |
·热力学定律 | 第59-60页 |
·化学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限度判据 | 第60-62页 |
·化学反应标准吉布斯函数?G ? | 第60页 |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 第60-61页 |
·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判据 | 第61-62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62-67页 |
·化学反应标准吉布斯函数△G° 的计算 | 第62-64页 |
·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 | 第64页 |
·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 | 第64-66页 |
·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压P_(SO_2) 、P_(NO) 的计算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NaClO_2/NaClO 复合吸收液经济性分析 | 第68-72页 |
·经济效益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图表目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