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压气机部分论文

跨声速压气机静叶三维旋涡结构研究

创新点摘要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符号表第14-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叶轮机械旋涡结构研究现状第19-30页
        1.2.1 无叶顶间隙的叶栅旋涡结构模型第20-26页
        1.2.2 带有叶顶间隙的叶栅旋涡结构模型第26-28页
        1.2.3 压气机级的旋涡结构模型第28-30页
    1.3 变工况下压气机流场与旋涡结构研究现状第30-33页
    1.4 影响压气机非定常流场与旋涡结构的因素研究现状第33-35页
        1.4.1 激波/附面层干涉对压气机流场与旋涡结构的影响第33页
        1.4.2 叶顶泄漏流动对压气机流场与旋涡结构的影响第33-34页
        1.4.3 叶列间的流场对压气机流场与旋涡结构的影响第34-35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第35-37页
第2章 数值模拟手段与流场分析方法第37-53页
    2.1 引言第37页
    2.2 研究对象介绍第37-40页
        2.2.1 研究对象的主要几何尺寸第37页
        2.2.2 研究对象选取依据第37-39页
        2.2.3 非定常计算时动静叶片数目的选取第39-40页
    2.3 数值模拟方法及求解方案第40-47页
        2.3.1 ANSYS CFX的结构第40-41页
        2.3.2 控制方程第41页
        2.3.3 计算方法第41-42页
        2.3.4 ANSYS CFX中的湍流模型第42-43页
        2.3.5 数值模拟方法的校核第43-45页
        2.3.6 数值模拟网格及网格无关性验证第45-46页
        2.3.7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案第46-47页
    2.4 二次流及其分析方法第47-51页
        2.4.1 二次流定义及分析第47-48页
        2.4.2 拓扑规律第48-51页
    2.5 气动参数的处理方法第51页
    2.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3章 跨声速压气机定常流场与旋涡结构分析第53-97页
    3.1 引言第53页
    3.2 设计工况下流场与旋涡结构第53-68页
        3.2.1 静叶叶片表面和端壁流动分析第54-58页
        3.2.2 拟S3流面拓扑分析第58-64页
        3.2.3 三维旋涡结构建模及分布第64-68页
    3.3 近失速工况下流场与旋涡结构第68-79页
        3.3.1 静叶叶片表面和端壁流动分析第68-71页
        3.3.2 拟S3流面拓扑分析第71-77页
        3.3.3 三维旋涡结构建模及分布第77-79页
    3.4 阻塞工况下流场与旋涡结构第79-92页
        3.4.1 静叶叶片表面和端壁表面流动分析第79-83页
        3.4.2 拟S3流面拓扑分析第83-90页
        3.4.3 三维旋涡结构建模及分布第90-92页
    3.5 流场总奇点数变化规律第92-95页
    3.6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4章 跨声速压气机静叶失速的旋涡拓扑表征第97-133页
    4.1 引言第97页
    4.2 设计转速下压气机静叶失速过程的旋涡结构分析第97-114页
        4.2.1 静叶失速过程的壁面流动分析第98-103页
        4.2.2 静叶失速过程的拟S3流面拓扑分析第103-109页
        4.2.3 静叶失速过程的三维旋涡结构分析第109-113页
        4.2.4 静叶失速过程的旋涡结构演化规律第113-114页
    4.3 比转速下压气机静叶失速工况的旋涡结构分析第114-131页
        4.3.1 静叶失速工况的壁面流动分析第114-119页
        4.3.2 静叶失速工况的拟S3流面拓扑分析第119-127页
        4.3.3 静叶失速工况的三维旋涡结构分析第127-131页
    4.4 旋涡结构表征的静叶失速机理第131-132页
    4.5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第5章 非定常因素对跨声速压气机静叶流场与旋涡结构的影响第133-173页
    5.1 引言第133-134页
    5.2 动叶尾迹对压气机静叶流场的影响第134-142页
        5.2.1 动叶尾迹对下游静叶的扫掠过程分析第134-136页
        5.2.2 动叶尾迹对动静叶交界面气流角的影响分析第136-137页
        5.2.3 动叶尾迹对静叶叶表静压分布的影响第137-138页
        5.2.4 动叶尾迹对静叶表面流场的非定常影响分析第138-142页
    5.3 动叶叶顶泄漏流动对压气机静叶流场的影响第142-150页
        5.3.1 压气机动叶叶顶泄漏流动状态分析第142-145页
        5.3.2 动叶叶顶泄漏演化过程分析第145-147页
        5.3.3 静叶入口顶部截面流场分析第147-150页
    5.4 激波/附面层对压气机静叶流场的影响第150-156页
        5.4.1 跨声速压气机静叶流道内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机理第150-152页
        5.4.2 静叶表面马赫数分布分析第152-153页
        5.4.3 静叶根部区域激波的时空演化分析第153-156页
    5.5 压气机静叶三维非定常旋涡结构研究第156-172页
        5.5.1 t=0 T时刻,拟S3流面拓扑分析第156-162页
        5.5.2 不同时刻,拟S3流面拓扑分析第162-170页
        5.5.3 三维非定常旋涡结构演化机制第170-172页
    5.6 本章小结第172-173页
结论第173-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84-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作者简介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横跨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叶尖小翼控制涡轮叶栅间隙流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