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纠纷中权力差异影响机理及度量模型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创新性 | 第12-1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有关权力的研究 | 第15-17页 |
·有关建设工程纠纷的研究 | 第17-18页 |
·有关谈判的研究 | 第18-19页 |
·有关博弈论的研究 | 第19-21页 |
·关于权力的社会认知理论 | 第21-23页 |
·权力控制模型 | 第21-22页 |
·接近/回避理论及抽象假设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权力不对称对纠纷结果影响机理的分析 | 第23-42页 |
·纠纷中权力的内涵分析 | 第23-27页 |
·纠纷中的权力认知 | 第27-33页 |
·引言 | 第27页 |
·对纠纷中权力的认知分析 | 第27-30页 |
·纠纷中权力不对称对认知的影响分析 | 第30-33页 |
·权力不对称对策略的影响分析 | 第33-37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权力不对称对策略影响的分析 | 第33-37页 |
·权力不对称对可行局势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权力不对称对偏好的影响分析 | 第38-41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权力不对称对目标要求的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权力不对称对好恶标准的影响分析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纠纷中权力差异度量模型的构建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页 |
·度量的思路 | 第42-45页 |
·引言 | 第42-44页 |
·量化视角的确定 | 第44-45页 |
·度量模型的构建 | 第45-49页 |
·模型构建背景 | 第45页 |
·分析思路 | 第45-47页 |
·算例分析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建设工程纠纷中权力不对称问题分析 | 第50-56页 |
·引言 | 第50页 |
·建设工程纠纷中的权力指标体系分析 | 第50-53页 |
·权力在建设工程纠纷中的行使方式 | 第53-56页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56-72页 |
·案例说明 | 第56-58页 |
·权力差异分析 | 第58-59页 |
·偏对策分析 | 第59-63页 |
·参与人的设定 | 第59页 |
·参与人策略的设定 | 第59页 |
·局势可行性分析 | 第59-60页 |
·偏好的设定及稳定性分析 | 第60-61页 |
·偏对策分析结果 | 第61-63页 |
·从动态博弈的角度分析权力不对称对纠纷的影响 | 第63-68页 |
·权力不对称是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根源 | 第63页 |
·农民工不通过"求助法律"讨要工资的原因分析 | 第63-65页 |
·农民工采取非法手段讨要工资的原因分析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纠纷当事人之间权力差异的度量及结果分析 | 第68-72页 |
·先验值的确定 | 第68页 |
·权力差异度量 | 第68-7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