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任务和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特点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电解质分析仪的总体设计 | 第17-23页 |
2.1 液路控制模块 | 第17-18页 |
2.2 工作流程 | 第18-19页 |
2.3 测量原理 | 第19-21页 |
2.4 总体架构设计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23-37页 |
3.1 Android工业串口屏选型 | 第23-24页 |
3.2 主控板设计 | 第24-29页 |
3.2.1 STM32F407核心控制模块 | 第24-27页 |
3.2.2 Android串口屏接口模块 | 第27页 |
3.2.3 位置检测模块 | 第27-29页 |
3.3 信号处理板设计 | 第29-30页 |
3.4 步进电机驱动板设计 | 第30-36页 |
3.4.1 C8051F381核心控制模块 | 第31-32页 |
3.4.2 信号隔离模块 | 第32-33页 |
3.4.3 TB6560AHQ驱动模块 | 第33-34页 |
3.4.4 电机运行状态指示模块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电解质分析仪相关算法的实现 | 第37-53页 |
4.1 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算法 | 第37-42页 |
4.1.1 电机加减速算法分析 | 第37-38页 |
4.1.2 新型S形曲线设计 | 第38-40页 |
4.1.3 新型S形曲线算法仿真 | 第40-42页 |
4.2 数字陷波器设计 | 第42-51页 |
4.2.1 数字滤波器概述 | 第42-44页 |
4.2.2 FIR滤波器设计方法分析 | 第44-45页 |
4.2.3 FIR 50Hz陷波器设计 | 第45-46页 |
4.2.4 FIR 50Hz陷波器实现 | 第46-50页 |
4.2.5 滤波前后效果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3-71页 |
5.1 SMF通讯协议设计 | 第53-55页 |
5.2 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 | 第55-59页 |
5.2.1 串口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5.3 主控板软件设计 | 第59-64页 |
5.3.1 μC/OS Ⅲ在 STM32F407上的移植 | 第59-61页 |
5.3.2 基于μC/OS Ⅲ的软件设计 | 第61-64页 |
5.4 步进电机驱动板软件设计 | 第64-69页 |
5.4.1 主循环程序 | 第64-67页 |
5.4.2 步进电机加速表 | 第67-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 | 第71-77页 |
6.1 调试过程 | 第71-73页 |
6.1.1 硬件调试 | 第71-72页 |
6.1.2 软件调试 | 第72页 |
6.1.3 系统联机调试 | 第72-73页 |
6.1.4 性能测试 | 第73页 |
6.2 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73-74页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总结 | 第77页 |
7.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