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1.2.1 规模生产的技术效率研究 | 第11-12页 |
| 1.2.2 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2-13页 |
| 1.2.3 技术进步率的研究 | 第13-14页 |
| 1.2.4 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第14页 |
| 1.2.5 评述 | 第14-15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页 |
| 1.4.1 研究的创新 | 第17页 |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17页 |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2.1 效率理论 | 第17-18页 |
| 2.2 效率评价理论 | 第18页 |
| 2.3 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18-20页 |
| 3 眉山市池塘淡水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 3.1 我国池塘淡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 第20-23页 |
| 3.2 眉山市淡水养殖业现状 | 第23-24页 |
| 3.2.1 眉山市概况 | 第23页 |
| 3.2.2 眉山市淡水养殖业现状 | 第23-24页 |
| 3.3 眉山市池塘淡水养殖户调查分析 | 第24-27页 |
| 3.3.1 样本养殖户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4-26页 |
| 3.3.2 不同养殖规模下的池塘淡水养殖成本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 4 眉山市池塘淡水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27-42页 |
| 4.1 池塘淡水养殖户的综合效率分析 | 第27-31页 |
| 4.1.1 小规模养殖户的综合效率分析 | 第29页 |
| 4.1.2 中规模养殖户的综合效率分析 | 第29-30页 |
| 4.1.3 大规模养殖户的综合效率分析 | 第30-31页 |
| 4.2 池塘淡水养殖户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31-33页 |
| 4.2.1 小规模养殖户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32页 |
| 4.2.2 中规模养殖户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32-33页 |
| 4.2.3 大规模养殖户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33页 |
| 4.3 池塘淡水养殖户的规模效率分析 | 第33-37页 |
| 4.3.1 小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分析 | 第34-35页 |
| 4.3.2 中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分析 | 第35-36页 |
| 4.3.3 大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分析 | 第36-37页 |
| 4.4 池塘淡水养殖户的Malmquist生产指数分析 | 第37-40页 |
| 4.4.1 小规模养殖户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第38页 |
| 4.4.2 中规模养殖户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第38-39页 |
| 4.4.3 大规模养殖户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第39-40页 |
|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42页 |
| 5 眉山市池塘淡水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7页 |
| 5.1 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 | 第42-43页 |
| 5.2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 5.2.1 小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 5.2.2 中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 5.2.3 大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 6 结论及建议 | 第47-51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 6.2 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 6.2.1 加大扶持力度,鼓励规模养殖 | 第48-49页 |
| 6.2.2 调整投入结构,优化投入组合 | 第49页 |
| 6.2.3 调整养殖品种,改善品种结构 | 第49-50页 |
| 6.2.4 转变养殖观念,提高养殖技能 | 第50页 |
| 6.2.5 完善防疫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