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1页 |
·引言 | 第13页 |
·阴离子识别 | 第13-25页 |
·阴离子的作用及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阴离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 第14-21页 |
·阴离子识别的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阴离子识别受体的设计 | 第25-27页 |
·阴离子与受体结合的方式 | 第25-26页 |
·阴离子显色受体的种类 | 第26-27页 |
·偶氮及偶氮酚类受体的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1页 |
第二章 氰取代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对氟离子的识别研究 | 第41-59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合成主体------7-(4-氰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 | 第42-43页 |
·合成主体------7-(2-氰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 | 第43-44页 |
·主体与阴离子的紫外光谱实验 | 第44页 |
·(~1HNMR)核磁实验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紫外光谱 | 第45页 |
·选择性识别F~-离子 | 第45-48页 |
·定量测定F~-离子 | 第48-50页 |
·干扰离子的影响 | 第50-51页 |
·识别机理分析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第三章 7-(2-氯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对氟离子的识别研究 | 第59-69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主要仪器 | 第60页 |
·主要试剂 | 第60页 |
·合成主体------7-(2-氯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 | 第60-61页 |
·主体3与阴离子的紫外光谱实验 | 第61页 |
·(~1HNMR)核磁实验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紫外光谱 | 第61-62页 |
·选择性识别F-离子 | 第62-63页 |
·定量测定F离子 | 第63-64页 |
·干扰离子的影响 | 第64-65页 |
·识别机理分析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四章 取代基对体系吸收光谱的影响及氟离子试纸的制作 | 第69-75页 |
·引言 | 第69页 |
·取代基对体系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69-72页 |
·氟离子试纸的制作 | 第72-73页 |
·滤纸的前处理 | 第72页 |
·主体溶液浓度的选择 | 第72页 |
·滤纸的选择 | 第72页 |
·氟离子试纸的制作 | 第72页 |
·氟离子的检测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76页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76-77页 |
附录 部分化合物图谱 | 第77-8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况和联系方式 | 第82-83页 |
承诺书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