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43页 |
·多组分反应简介 | 第9-11页 |
·以异腈为基础的经典多组分反应 | 第9-10页 |
·以非异腈为基础的经典多组分反应 | 第10-11页 |
·靛红衍生物研究进展 | 第11-32页 |
·靛红 3-位羰基的反应活性 | 第12-16页 |
·靛红亚胺类反应 | 第12-14页 |
·靛红参与的缩合反应 | 第14-16页 |
·靛红参与的其他类型反应 | 第16页 |
·吲哚2酮螺三元环的构建 | 第16-18页 |
·吲哚2酮螺四元环的构建 | 第18页 |
·吲哚2酮螺五元环的构建 | 第18-24页 |
·吲哚2酮螺六元环的构建 | 第24-30页 |
·吲哚2酮螺七元环的构建 | 第30-32页 |
·吲哚2酮螺八元环的构建 | 第32页 |
·含吡唑片段的构建 | 第32-35页 |
·螺吡咯烷衍生物的构建 | 第35-41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41-43页 |
第二章 一锅法假五组分合成3,3-二(5-甲基-3-羟基吡唑基)吲哚-2-酮类衍生物 | 第43-57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仪器 | 第49-50页 |
·试剂 | 第50页 |
·化合物合成的实验步骤 | 第50页 |
·N-取代靛红 1l-1o的合成 | 第50页 |
·3,3-二吡唑基吲哚2酮类衍生物的假五组分合成 | 第50页 |
·化合物的的表征数据 | 第50-57页 |
第三章 三组分一锅法高效合成二氢苊酮螺吡咯烷类化合物 | 第57-74页 |
·前言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4页 |
·仪器 | 第64页 |
·试剂 | 第64页 |
·化合物合成的实验步骤 | 第64-65页 |
·查尔酮类化合物 10a-10u的合成 | 第64页 |
·苊酮螺吡咯烷类化合物 11a-11u的合成 | 第64-65页 |
·化合物的的表征数据 | 第65-7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附录 | 第8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