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高下对MG300/730-WD型采煤机截割部模态的仿真与分析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概述 | 第11-13页 |
·虚拟样机研究内容及应用 | 第13-14页 |
·虚拟样机简介介绍 | 第13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模态的研究与现状 | 第14-16页 |
·模态在国内外的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模态分析的优点和缺点 | 第16页 |
·本文主要完成的内容 | 第16-18页 |
2 采煤机截割部的数学模型 | 第18-25页 |
·采煤机截割部简述 | 第18-19页 |
·采煤机截割部的振动力学模型 | 第19-24页 |
·截割部振动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截割部系统方程的建立及特性参数 | 第20-23页 |
·截割部的振动频率分析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调高油缸的纵向振动对截割部的影响 | 第25-37页 |
·有限元法 | 第25页 |
·采煤机工作受力分析 | 第25-28页 |
·采煤机截割部受力分析 | 第28-32页 |
·建立虚拟样机模型 | 第32-36页 |
·Pro/E软件的介绍 | 第32-33页 |
·截割部主要零件的建立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截割部的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37-48页 |
·Ansys软件介绍 | 第37页 |
·仿真过程 | 第37-41页 |
·单元的选择 | 第37-38页 |
·材料属性 | 第38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38-39页 |
·创建接触对 | 第39-40页 |
·初始条件 | 第40-41页 |
·求解器的设置 | 第41页 |
·截割部的模态分析 | 第41-47页 |
·截割部模态分析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初始位置时模态分析 | 第42-45页 |
·关键点模态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油缸不同位置时对截割部模态的影响 | 第48-64页 |
·调高油缸收缩100mm时的振动模态 | 第51-53页 |
·调高油缸伸长100mm时的振动模态 | 第53-55页 |
·调高油缸伸长200mm时的振动模态 | 第55-57页 |
·调高油缸伸长400mm时的振动模态 | 第57-59页 |
·调高油缸不同工况下关键点振动曲线 | 第59-62页 |
·关键点X方向上振动位移曲线 | 第59-60页 |
·关键点Y方向上振动位移曲线 | 第60-61页 |
·关键点Z方向上的振动位移曲线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第69-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