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X油田长4+5段储层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低阻油层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高伽马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页 |
·高伽马储层泥质含量常用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关键技术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关键技术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18页 |
·研究区位置 | 第15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5-16页 |
·延长组长4+5地层特征 | 第16-18页 |
第3章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第18-26页 |
·储层岩性特征 | 第18-20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20-21页 |
·储层电性特征 | 第21-22页 |
·储层含油性特征 | 第22页 |
·岩性与物性关系 | 第22-23页 |
·物性与含油性关系 | 第23-24页 |
·岩性、电性、物性及含油性的关系 | 第24-26页 |
第4章 研究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 第26-33页 |
·岩性的影响 | 第26页 |
·黏土矿物的影响 | 第26-30页 |
·高束缚水饱和度对电阻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 | 第31页 |
·地层水矿化度对电阻率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5章 低阻油层定性识别方法研究 | 第33-41页 |
·相对自然电位与泥浆电阻率比值法 | 第33-35页 |
·视自然电位法 | 第35-38页 |
·声—电交会图法 | 第38-41页 |
第6章 低阻油层定量评价技术研究 | 第41-59页 |
·泥质含量计算模型 | 第41-48页 |
·研究区高伽马储层成因分析 | 第41页 |
·高伽马储层测井曲线特征 | 第41-43页 |
·研究区选用的泥质含量计算模型 | 第43-48页 |
·孔隙度计算模型 | 第48-49页 |
·渗透率计算模型 | 第49-50页 |
·饱和度计算模型 | 第50-57页 |
·低阻油层常用的饱和度计算模型 | 第50-53页 |
·研究区选用的饱和度计算模型 | 第53-57页 |
·低阻油层测井系列的选择 | 第57-59页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