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三) 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第15-16页 |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理论综述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政府规制的内涵及理论变迁 | 第18-22页 |
一、政府规制的内涵 | 第18-21页 |
二、政府规制的理论变迁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模式的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一、国家审计模式的含义及特征 | 第22-24页 |
二、国家审计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24-26页 |
三、国家审计模式的分类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审计模式体系概述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导向的政府审计模式探讨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政府审计环境分析 | 第29-32页 |
一、国家政治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二、国家经济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三、国家法律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审计模式的探讨 | 第32-38页 |
一、世界主要国家政府审计模式的种类 | 第32-35页 |
二、我国政府审计模式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适度政府规制导向下的独立审计模式分析 | 第39-48页 |
第一节 安然事件影响政府对独立审计的监管 | 第39-41页 |
一、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也须有他律 | 第39-40页 |
二、寻求监管中“守门人谁来看守”的均衡机制 | 第40页 |
三、监管者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独立审计监管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41-45页 |
一、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管理界限不清 | 第41-43页 |
二、独立审计行业自律机制基础薄弱 | 第43-44页 |
三、监管效率低下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法制与政府规制导向的必要性及成本效益衡量 | 第45-47页 |
一、法制与政府规制导向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二、适度政府规制的成本效益衡量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后安然时代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分析 | 第48-53页 |
第一节 《萨班斯法案》对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 | 第48-50页 |
一、禁止内部审计业务外部化 | 第49页 |
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 第49-50页 |
三、管理层当局的责任 | 第50页 |
第二节 《萨班斯法案》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 第50-52页 |
一、监管责任的加强赋予内部审计更高地位 | 第50-51页 |
二、管理层责任的强化促使内审工作重心转移 | 第51-52页 |
三、对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提出新要求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法制与政府规制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定位 | 第53-72页 |
第一节 实施新型审计模式的可行性建议 | 第53-54页 |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实施新型审计模式的前提 | 第53-54页 |
二、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实施新型审计模式的基础 | 第54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审计模式的构建 | 第54-58页 |
一、实现审计体制的“双轨制”变革 | 第55-56页 |
二、构建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导向的政府审计机制 | 第56-57页 |
三、积极推广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第57-58页 |
第三节 优化我国独立审计模式的路径选择 | 第58-61页 |
一、确立政府规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开放性监管模式 | 第58-59页 |
二、理顺规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第59-60页 |
三、加强独立审计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建设 | 第60-61页 |
第四节 后安然时代我国内部审计模式的转变 | 第61-68页 |
一、致力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持续改进 | 第62-63页 |
二、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63-64页 |
三、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 | 第64-67页 |
四、保持风险导向的价值主张 | 第67-68页 |
第五节 三位一体的“免疫系统”格局 | 第68-71页 |
一、实施政府审计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监督 | 第68页 |
二、促进独立审计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 | 第68-69页 |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监督作用 | 第69-70页 |
四、法制与政府规制框架下的“免疫系统”格局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