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切花水分的木质部导管运输 | 第11页 |
·切花茎堵塞类型 | 第11-18页 |
·空气堵塞 | 第12-13页 |
·微生物堵塞 | 第13-16页 |
·生理性堵塞 | 第16-18页 |
·切花茎堵塞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纳米银及其对切花采后茎堵塞的影响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唐菖蒲切花细菌性堵塞研究 | 第22-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主要仪器和药品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44页 |
·唐菖蒲切花采后寿命和观赏品质变化及NS处理的影响 | 第26-29页 |
·唐菖蒲切花采后水分代谢变化及NS处理的影响 | 第29-30页 |
·唐菖蒲切花采后细菌性堵塞观察 | 第30-36页 |
·唐菖蒲切花茎基端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36-41页 |
·唐菖蒲切花离体生物被膜的形成 | 第41-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唐菖蒲切花茎末端细菌性堵塞及其机制 | 第44-45页 |
·唐菖蒲切花茎末端细菌的多样性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香石竹切花采后细菌性堵塞研究 | 第47-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植物材料 | 第47页 |
·主要仪器和药品 | 第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63页 |
·香石竹切花采后寿命和观赏品质 | 第49-50页 |
·香石竹切花采后水分关系和水分导度 | 第50-51页 |
·香石竹切花采后细菌性堵塞观察 | 第51-56页 |
·香石竹切花茎基端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56-61页 |
·香石竹切花离体生物被膜的形成 | 第61-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香石竹切花茎末端细菌性堵塞及其机制 | 第63-64页 |
·香石竹切花茎末端细菌的多样性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几种切花采后生理性堵塞初探 | 第66-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7页 |
·植物材料 | 第66页 |
·主要仪器和药品 | 第66页 |
·试验方法 | 第66-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2页 |
·唐菖蒲切花采后生理性堵塞观察 | 第67-68页 |
·香石竹切花采后生理性堵塞观察 | 第68-70页 |
·月季切花采后生理性堵塞观察 | 第70-71页 |
·麝香百合切花采后生理性堵塞观察 | 第71-72页 |
·讨论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