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9页 |
第一部分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GPX3表达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第19-43页 |
一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GPX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 | 第20-2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细胞培养 | 第21页 |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 第21-22页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第22-25页 |
二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 第25-2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SK-MEL-2、SK-MEL-24、HEMs细胞株中提取总DNA | 第26-27页 |
·EZ DNA试剂盒处理DNA | 第27页 |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SP) | 第27-29页 |
三 5-Aza诱导恶性黑色素细胞脱甲基化后检测GPX3 mRNA表达 | 第29-3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细胞培养及处理 | 第30页 |
·脱甲基化药物5-Aza浓度选择 | 第30页 |
·脱甲基化后RT-PCR检测GPX3mRNA表达 | 第30-31页 |
四 GPX3基因ShRNA方法转染及生物学行为检测 | 第31-3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病毒的收集与转染 | 第31-32页 |
·获得稳定细胞系中GPX3基因的表达及RT-PCR鉴定 | 第32页 |
·细胞增殖实验(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 第32页 |
·细胞划痕实验(Cell wound healing assay) | 第32页 |
·细胞侵袭实验(Cell invasion assay) | 第32-34页 |
五 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致瘤性检测 | 第34-35页 |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细胞培养及裸鼠皮下接种 | 第34页 |
·记录肿瘤体积变化 | 第34-35页 |
六 统计学方法 | 第35-36页 |
七 结果 | 第36-43页 |
·GPX3蛋白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 第36页 |
·GPX3 mRNA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 第36-37页 |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GPX3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 第37页 |
·5-Aza处理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 | 第37页 |
·建立GPX3敲除稳定细胞株 | 第37-38页 |
·GPX3敲除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GPX3敲除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移动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GPX3敲除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GPX3敲除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肿瘤生成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二部分 GPX3表达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 第43-55页 |
一 临床组织标本中GPX3 mRNA表达及甲基化状态检测 | 第44-4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8页 |
·组织标本中检测GPX3mRNA的表达 | 第45-46页 |
·组织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 | 第46-47页 |
·EZ DNA试剂盒处理DNA | 第47页 |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SP) | 第47-48页 |
二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芯片GPX3蛋白的检测 | 第48-5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8-49页 |
·免疫荧光法检测步骤 | 第48-49页 |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判读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三 统计学方法 | 第51-52页 |
四 结果 | 第52-55页 |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GPX3mRNA表达的比较 | 第52页 |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GPX3甲基化的比较 | 第52-53页 |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芯片中GPX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 第53页 |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原发灶和转移灶GPX3蛋白表达的比较 | 第53-54页 |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原发灶和转移灶生存率比较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综述 | 第67-93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3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4-95页 |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