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家系建立和生长、性别相关性状数量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页 |
·鱼类育种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选择育种 | 第11页 |
·杂交育种 | 第11-12页 |
·多倍体育种 | 第12-13页 |
·雌核发育 | 第13页 |
·雄核发育 | 第13-14页 |
·细胞核移植 | 第14页 |
·分子标记和分子辅助育种 | 第14-15页 |
·基因组选择育种 | 第15页 |
·数量遗传学 | 第15-17页 |
·数量遗传学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现状及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QTL定位及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章牙鲆家系生长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 第19-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牙鲆家系的建立 | 第20页 |
·家系培育 | 第20页 |
·家系生长性状数据测定及采集 | 第20页 |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35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21-22页 |
·生长性状的方差分量和遗传力 | 第22-24页 |
·亲本加性效应 | 第24-27页 |
·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 | 第27-28页 |
·育种值 | 第28-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牙鲆性别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第38-52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实验用牙鲆 | 第3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4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39页 |
·性别鉴定 | 第39页 |
·样品的选取 | 第39页 |
·DNA提取 | 第39-40页 |
·QTL初步定位所用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 第40页 |
·基因分型 | 第40-41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1-42页 |
·基因分型结果的读取 | 第42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2-43页 |
·QTL定位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50页 |
·性别鉴定结果 | 第45页 |
·DNA提取结果 | 第45页 |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结果 | 第45-46页 |
·QTL复合区间定位结果 | 第46-48页 |
·单标记分析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材料选取 | 第50页 |
·表型性状的性质 | 第50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50-51页 |
·QTL定位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牙鲆性别相关基因的加密QTL定位 | 第52-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9页 |
·连锁图谱构建 | 第53-54页 |
·QTL定位结果 | 第54-56页 |
·单标记分析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遗传图谱 | 第59-60页 |
·QTL精细定位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70-71页 |
课题资助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