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KTM3315A的败育特征与绒毡层细胞程序化死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0页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第11-13页
     ·三系法第11-12页
     ·化学杀雄法第12页
     ·二系法第12-13页
   ·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第13-14页
     ·T1BL.1RS易位与非T1BL.1RS易位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第13-14页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机理研究第14-17页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第14-15页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第15-17页
   ·雄性不育与绒毡层细胞的程序化死亡第17-19页
     ·绒毡层概况第17页
     ·绒毡层的功能第17-18页
     ·绒毡层与雄性不育第18页
     ·绒毡层相关基因第18-19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KTM3315A的T1BL.1RS核型鉴定第20-26页
   ·试验材料第20页
   ·方法第20-24页
     ·试验所需试剂第20-22页
     ·T1BL.1RS易位系的分子标记分析第22-23页
     ·T1BL.1RS易位系醇溶蛋白的A-PAGE分析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5页
     ·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KTM3315A的核型鉴定第24-25页
   ·讨论第25-26页
     ·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KTM3315A易位系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小麦KTM3315A败育的表型特征和花粉的发育研究第26-35页
   ·试验材料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28页
     ·试验所需溶液的配制第26-27页
     ·植株和花药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第27页
     ·石蜡切片观察小孢子和花药的发育过程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植株外部形态特征分析第28-30页
     ·花药外部形态特征分析第30-31页
     ·花粉粒的细胞学特征第31-32页
     ·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第32-33页
     ·讨论第33-35页
     ·花药败育时期的鉴定第33-34页
     ·雄性不育与绒毡层的关系第34-35页
第四章 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小麦KTM3315A绒毡层细胞的程序化死亡第35-45页
   ·试验材料第35页
   ·试验方法第35-38页
     ·试验所需试剂第35-36页
     ·DAPI染色观察小孢子发育第36-37页
     ·半薄和超薄切片的制作第37页
     ·花药扫描电镜观察第37-38页
   ·试验结果第38-42页
     ·扫面电镜观察花药发育第38-39页
     ·DAPI染色观察小孢子发育第39-40页
     ·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小麦KTM3315A绒毡层的发育第40-42页
     ·讨论第42-45页
     ·DAPI染色观察染色体行为和小孢子发育第42-43页
     ·绒毡层细胞的程序化死亡第43-45页
第五章 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KTM3315A败育过程中活性氧 代谢保护酶含量的测定第45-50页
   ·试验材料第45页
     ·试验方法第45-47页
     ·取材第45页
     ·育性调查第45-46页
     ·酶活性测定第46-47页
     ·数据分析第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KTM3315A的育性变化特点第47页
     ·KTM3315A败育过程中的活性氧代谢酶变化分析第47-49页
   ·讨论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品种花椒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的鉴评及黄绿基因Ygl的分子标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