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9-20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21-34页 |
|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 | 第21-22页 |
|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 | 第22-26页 |
| ·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 | 第22-24页 |
|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 | 第24-25页 |
| ·研究评述 | 第25-26页 |
| ·城市雨洪安全应对策略研究 | 第26-34页 |
|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 | 第26-30页 |
| ·国内雨洪管理研究 | 第30-32页 |
| ·研究评述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气象水文和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第34-59页 |
|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第34-47页 |
| ·数据来源及方法 | 第34-35页 |
| ·气温演变规律和特征 | 第35-40页 |
| ·降水量演变规律和特征 | 第40-44页 |
| ·蒸发量演变规律和特征 | 第44-47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第47-50页 |
|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第47-49页 |
|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第49-50页 |
| ·河网水系变化特征分析 | 第50-56页 |
| ·河网水系时间演变特征 | 第52-54页 |
| ·河网水系空间分异特征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9页 |
| 第四章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分析 | 第59-76页 |
| ·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第59-62页 |
| ·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 | 第62-64页 |
|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 | 第64-70页 |
| ·研究方法——SCS模型及其修正 | 第64-67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分析 | 第67-70页 |
| ·河网水系变化对调蓄能力影响 | 第70-74页 |
| ·研究方法 | 第70-71页 |
| ·河网水系的调蓄效应分析 | 第71-74页 |
| ·小结 | 第74-76页 |
| 第五章 区域雨洪安全策略研究 | 第76-90页 |
| ·区域雨洪安全格局分析 | 第76-85页 |
| ·雨洪调蓄功能区 | 第76-77页 |
| ·雨洪淹没风险区 | 第77-84页 |
| ·雨洪安全等级评价 | 第84-85页 |
| ·城市雨洪安全策略 | 第85-90页 |
| ·构建区域雨洪安全格局,引导城市整体空间格局 | 第86-87页 |
|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增强城市生态调蓄能力 | 第87-88页 |
| ·综合运用多种非工程性措施,保障良性水文效应城市建设 | 第88-9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3页 |
|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 ·不足及展望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 后记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