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第12-27页 |
一、腰痛发病机制 | 第12-19页 |
1 中医学对腰痛发病的认识 | 第12-15页 |
·病因 | 第13-14页 |
·病机 | 第14-15页 |
2 现代医学对LDH的认识 | 第15-19页 |
·发病原因 | 第15-17页 |
·神经根疼痛产生机制 | 第17-19页 |
二 对LDH治疗的文献回顾 | 第19-23页 |
1 中医治疗LDH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2 现代医学临床治疗与研究 | 第21-23页 |
三 量表使用文献回顾 | 第23-27页 |
1 量表运用的历史 | 第23页 |
2 量表的编制的要点 | 第23-24页 |
3 医学量表在我国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 第24-25页 |
4 骨(伤)科对量表的运用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7-33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病人来源 | 第27页 |
·诊断标准 | 第27页 |
·纳入标准 | 第27-28页 |
·排除标准 | 第2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28页 |
·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病程) | 第28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8-29页 |
3 治疗方法 | 第29-30页 |
·针刀整体松解加热敏灸治疗组 | 第29-30页 |
·针灸治疗对照组 | 第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30页 |
4 结果与资料分析 | 第30-33页 |
·两组病例治疗前比较 | 第30-31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JOA及VAS评分对比分析表 | 第31-32页 |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 第32页 |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JOA评分和VAS积分比较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7页 |
1 对实验背景的分析 | 第33页 |
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页 |
3 针刀作用机制 | 第33-34页 |
·针刀具备“针”和“刀”双重作用。 | 第33-34页 |
·针刀对局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第34页 |
4 热敏灸的作用机制 | 第34-35页 |
·艾灸的作用机制 | 第34-35页 |
·热敏灸的作用机制 | 第35页 |
5 本研究所选评分方法的依据及意义 | 第35-36页 |
·腰椎JOA评分的意义 | 第35-36页 |
·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意义 | 第36页 |
·所选评分方法的依据 | 第36页 |
6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46页 |
附录一 JOA评分量表 | 第46-48页 |
附录二 VAS量表 | 第48-49页 |
附录三 综述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