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55页 |
·引言 | 第13页 |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的合成策略 | 第13-25页 |
·固相法合成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 | 第13-15页 |
·液相法合成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 | 第15-21页 |
·气相法合成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 | 第21-25页 |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电学行为调控策略 | 第25-35页 |
·掺杂调控 | 第25-30页 |
·应力调控 | 第30-31页 |
·表面修饰调控 | 第31-35页 |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35-43页 |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用作电催化析氢催化剂 | 第35-40页 |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用作催化剂载体材料 | 第40-43页 |
·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第2章 原位表征电荷密度波相变过程中二硫化钒晶体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55-73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样品制备 | 第56页 |
·表征手段和性质测试手段 | 第56-57页 |
·理论计算 | 第57页 |
·XAFS拟合过程 | 第57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7-67页 |
·产物表征 | 第57-59页 |
·相变过程中结构扭曲的显微图像表征 | 第59-60页 |
·相变过程中结构扭曲的XAFS表征 | 第60-64页 |
·相变过程中电磁输运性质的表征 | 第64-65页 |
·相变中结构变化与电子结构变化关系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第3章 二维本征室温铁磁半导体二硫化钒超薄纳米片实现及其电、磁行为研究 | 第73-85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6页 |
·样品制备 | 第74-75页 |
·表征手段和性质测试手段 | 第75-7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76-81页 |
·产物表征 | 第76-78页 |
·二硫化钒纳米片电输运性能表征 | 第78-80页 |
·二硫化钒纳米片磁性能表征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第4章 半金属态面内钒掺杂二硫化钼超薄纳米片实现高效电催化析氢反应 | 第85-105页 |
·引言 | 第85-88页 |
·实验部分 | 第88-90页 |
·样品制备 | 第88-89页 |
·表征手段和性质测试手段 | 第89-90页 |
·理论计算 | 第9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90-100页 |
·结构表征 | 第90-91页 |
·形貌表征 | 第91-94页 |
·产物电输运性能表征 | 第94-96页 |
·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研究 | 第96-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第5章 具有界面电子转移作用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异质结构用于高效的有机催化反应 | 第105-121页 |
·引言 | 第105-106页 |
·实验部分 | 第106-108页 |
·样品制备 | 第106-107页 |
·表征手段和性质测试手段 | 第107-108页 |
·理论计算 | 第10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108-117页 |
·产物表征 | 第108-113页 |
·界面电子转移 | 第113-114页 |
·Cu_2S/Mo_S_2催化Ullmann偶联反应研究 | 第114-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科研成果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