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3页 |
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3-16页 |
3. 活动断裂地貌特征 | 第16-19页 |
4. 断层滑动速率 | 第19-34页 |
·断层水平滑动速率 | 第19-29页 |
·断错冲沟及阶地 | 第19-23页 |
·冲沟变形角 | 第23-26页 |
·盆地沉降法 | 第26-29页 |
·断层垂直滑动速率 | 第29-34页 |
·陡坎形态法 | 第29-32页 |
·台地宇成核素测年法 | 第32-34页 |
5. 古地震探槽剖面分析 | 第34-39页 |
·周家田探槽 | 第34-36页 |
·小敖包沟探槽 | 第36-38页 |
·苏海图探槽 | 第38-39页 |
6. 地震复发周期 | 第39-43页 |
·时间可预测模型法 | 第39-40页 |
·地震矩率释放法 | 第40-43页 |
7. 结论和讨论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