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救灾论文

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致谢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第16-22页
   ·相关概念辨析第16-19页
     ·农业的防灾减灾第16-17页
     ·防灾减灾中的公共物品第17-18页
     ·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公共物品第18-19页
   ·理论基础第19-22页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第19-20页
     ·公共物品理论第20页
     ·公共选择理论第20-22页
3. 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第22-26页
   ·黑龙江省农业灾害发生的特点第22-24页
     ·灾害构成呈现以水旱灾害为主第22页
     ·灾害分布呈现主产区受灾面广第22-23页
     ·灾害频率呈现出连年发生的特征第23页
     ·灾害后果呈现突发性损失严重第23-24页
   ·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第24-26页
     ·防灾公共物品供给隐性化第24页
     ·救灾公共物品供给显性化第24页
     ·防灾减灾政策供给应急化第24-26页
4. 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26-30页
   ·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及渠道单一第26-27页
     ·政府尚没有形成完善的供给体系第26页
     ·市场尚没有充分的发挥抗灾资源的配置作用第26页
     ·社会组织在农业抗灾中仍处在边缘化地位第26-27页
     ·农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较低第27页
   ·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关机制不完善第27-28页
     ·“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影响供给效率第27页
     ·不健全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影响供给决策第27-28页
   ·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的技术能力不足第28页
     ·农业灾害预警能力相对较弱第28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第28页
   ·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的财金支持疏失第28-29页
     ·防灾减灾的财政拨付资金难于整合第28-29页
     ·防灾减灾的保险体系存在明显缺陷第29页
   ·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的考核监管不足第29-30页
     ·干部考核中防灾减灾绩效评价缺失第29页
     ·农业防灾减灾缺少专门监督问责设计第29-30页
5. 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第30-41页
   ·拓宽供给渠道,扶持多元供给主体第30-34页
     ·继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第30-31页
     ·积极吸引市场主体的合理参与第31-32页
     ·搭建社会组织的供给平台第32-33页
     ·激发农民防灾减灾的内生动力第33-34页
   ·完善供给决策机制,建立需求导向的表达机制第34-36页
     ·完善适合省情的供给决策机制第34-35页
     ·构建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第35页
     ·构建透明有效的信息公开披露机制第35-36页
   ·整合多方面资源,提高防灾减灾的技术支持能力第36-38页
     ·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第36-37页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第37页
     ·加强信息综合利用能力建设第37-38页
   ·改进财政补贴方式,完善农业灾害保险体系第38-39页
     ·推动救灾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的转变第38页
     ·努力完善农业防灾减灾的保险体系第38-39页
   ·实施绩效评价和问责,强化监督保障措施第39-41页
     ·加强对相关负责人的绩效考评第39-40页
     ·强化对相关负责人的失职问责第40页
     ·强化对供给资金和救助物资的监管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作者简介第44-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