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中药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欧亚旋覆花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 第9-37页 |
一. 引言 | 第9-12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12-25页 |
三.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植物来源及鉴定 | 第25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25-26页 |
四、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26-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第二章 没药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 第37-59页 |
一. 引言 | 第37-40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三.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植物来源及鉴定 | 第49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49-50页 |
四、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50-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第三章 白鲜皮萜类和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 第59-78页 |
一. 引言 | 第59-62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62-69页 |
三.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9页 |
·植物来源及鉴定 | 第69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69-70页 |
四、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70-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第四章 香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 第78-95页 |
一. 引言 | 第78-81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81-87页 |
三. 实验部分 | 第87-8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87页 |
·植物来源及鉴定 | 第87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87-88页 |
四、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88-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第五章 带状蜈蚣藻化学成分研究 | 第95-105页 |
一. 引言 | 第95-98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1页 |
三. 实验部分 | 第101-10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01页 |
·植物来源及鉴定 | 第101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101-102页 |
四、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橐吾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105-143页 |
一. 前言 | 第105页 |
二. 化学成分 | 第105-120页 |
·倍半帖类化合物 | 第105-116页 |
·单萜和二萜类化合物 | 第116页 |
·三帖类化合物 | 第116-117页 |
·其它类型化合物 | 第117-120页 |
三. 生物活性 | 第120-122页 |
·抗菌活性 | 第120页 |
·细胞毒活性 | 第120-121页 |
·蛋白质酪氨酸磷酯酶抑制活性 | 第121页 |
·杀虫和拒食活性 | 第121页 |
·抗肝中毒和抗氧化活性 | 第121页 |
·防止血栓形成和抗凝血作用 | 第121-122页 |
四.结论 | 第122-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3页 |
全文总结 | 第143-14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附录:部分新化合物NNR谱图 | 第148-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