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黑龙江兰西挂钱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绪论 | 第11-15页 |
| 1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 对民族民间美术的研究 | 第11-12页 |
| (2) 对剪纸艺术的研究 | 第12-13页 |
| (3) 对兰西挂钱的研究 | 第13-14页 |
| 3 选题意义及运用的方法 | 第14-15页 |
| (1)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 (2) 选题研究运用方法 | 第14-15页 |
| 1 兰西挂钱的概况与分类 | 第15-25页 |
| ·兰西挂钱概况 | 第15-23页 |
| ·相关概念 | 第15页 |
| ·地理环境 | 第15-16页 |
| ·历史沿革 | 第16-19页 |
| ·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 ·传承脉络 | 第22-23页 |
| ·兰西挂钱的分类 | 第23-25页 |
| 2 兰西挂钱的造型艺术 | 第25-35页 |
| ·材料和工具 | 第25-26页 |
| ·纸张的选择 | 第25页 |
| ·创作工具 | 第25-26页 |
| ·创作技法 | 第26-29页 |
| ·剪 | 第26-27页 |
| ·刻 | 第27-28页 |
| ·其它技法 | 第28-29页 |
| ·造型构成 | 第29-31页 |
| ·题材纹样 | 第31-35页 |
| ·写意类题材纹样 | 第31-33页 |
| ·写实类题材纹样 | 第33-35页 |
| 3 兰西挂钱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多样性 | 第35-42页 |
| ·审美特征 | 第35-38页 |
| ·以线为美的艺术语言 | 第35-36页 |
| ·二维平面上的三维画面 | 第36-37页 |
| ·写意与写实的完美结合 | 第37-38页 |
| ·文化类型的多样性 | 第38-42页 |
| ·祭祀文化 | 第38-39页 |
| ·年文化 | 第39-40页 |
| ·寒地黑土文化 | 第40-42页 |
| 4 兰西挂钱的生产性保护 | 第42-49页 |
| ·兰西挂钱开发为旅游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 第42-45页 |
| ·有用性 | 第42-43页 |
| ·可用性 | 第43-44页 |
| ·有益性 | 第44-45页 |
| ·兰西挂钱与旅游业融合的模式 | 第45-47页 |
| ·静态旅游产品模式 | 第45-47页 |
| ·动态旅游产品模式 | 第47页 |
| ·兰西挂钱与旅游业相融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