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 ·二氧化铈搭载的金团簇体系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多相催化剂体系概述 | 第10-11页 |
| ·二氧化铈表面性质及其应用 | 第11-14页 |
| ·二氧化铈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1-13页 |
| ·二氧化铈体系在催化剂领域中的应用 | 第13页 |
| ·二氧化铈搭载的金团簇体系的相关进展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4-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 | 第17-19页 |
| ·密度泛函理论的概念和背景 | 第17页 |
| ·传统的密度泛函理论 | 第17页 |
| ·半经验库伦势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 | 第17页 |
| ·二氧化铈体系理论计算方法的选取 | 第17-18页 |
| ·二氧化铈体系计算模型介绍 | 第18-19页 |
| ·计算软件选取及参数设置 | 第18页 |
| ·计算模型简介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二氧化铈搭载的金团簇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19-35页 |
| ·二氧化铈(111)表面性质的研究 | 第19页 |
| ·金团簇在不同类型的二氧化铈(111)表面的结构衍变 | 第19-30页 |
| ·金团簇在单个氧缺陷类型的二氧化铈(111)表面的结构衍变 | 第20-23页 |
| ·金团簇在线性氧缺陷团簇类型的二氧化铈(111)表面的结构衍变 | 第23-25页 |
| ·金团簇在双线性氧缺陷团簇类型的二氧化铈(111)表面的结构衍变 | 第25-28页 |
| ·金团簇在三角形氧缺陷团簇类型的二氧化铈(111)表面的结构衍变 | 第28-30页 |
| ·二氧化铈搭载的金团簇的结构转变机制和电荷分析 | 第30-31页 |
| ·二氧化铈搭载的金团簇一氧化碳和氧气分子的吸附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5-37页 |
| ·总结 | 第35页 |
| ·展望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