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图目录 | 第10-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对象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木材供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中国木材供给问题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国内学者对中国木材供给问题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国外学者对中国木材供给问题研究现状 | 第20页 |
·中国木材供给研究的特点、不足与启示 | 第20-21页 |
·林业部门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计量经济学在林产品供需预测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系统动力学预测方法 | 第23-25页 |
·线性规划模型 | 第25-26页 |
·其他预测方法 | 第26-27页 |
·预测方法选择 | 第27-29页 |
3 中国木质林产品及木材供需现状 | 第29-48页 |
·中国木质林产品供需系统动力模型物质转换过程分析 | 第29-30页 |
·中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 第30-34页 |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趋势 | 第31页 |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 第31-33页 |
·中国人工林发展状况 | 第33-34页 |
·中国主要木质林产品供需现状 | 第34-44页 |
·中国原木的供需现状 | 第34-36页 |
·中国木质燃料的供需现状 | 第36-37页 |
·中国锯材与单板的供需现状 | 第37-38页 |
·中国纸浆及纸制品的供需现状 | 第38-42页 |
·中国人造板的供需现状 | 第42-44页 |
·中国木材供需总量分析 | 第44-47页 |
·中国木材的需求分析 | 第44-46页 |
·中国木材的供给分析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中国木质林产品供需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8-74页 |
·中国木质林产品供需系统动力学的分析结构 | 第48-50页 |
·模型的基本结构及数据处理方式 | 第48-49页 |
·中国木质林产品供需模型的市场调整模式 | 第49-50页 |
·森林资源与原木供给模块 | 第50-54页 |
·中国森林资源与原木供给模块的结构 | 第51-52页 |
·中国森林资源与原木供给模型参数估计 | 第52-54页 |
·人造板供需模块 | 第54-58页 |
·人造板供需模块的结构 | 第54-56页 |
·人造板供需模块参数的估计 | 第56-58页 |
·造纸产业模块 | 第58-66页 |
·纸制品需求量分析 | 第58-59页 |
·纸制品的供给分析 | 第59-60页 |
·纸制品的出口及均衡价格分析 | 第60-61页 |
·纸制品回收与再生木浆的供给分析 | 第61-64页 |
·木浆的供需分析 | 第64-66页 |
·其他类型纸浆的供需分析 | 第66页 |
·锯材与单板供需模块 | 第66-69页 |
·锯材供需模块 | 第66-68页 |
·单板供需模块 | 第68-69页 |
·木质燃料供需模型 | 第69-70页 |
·中国木材总供给模块 | 第70-72页 |
·中国木材需求量的构成 | 第70页 |
·原木需求与价格分析 | 第70-71页 |
·剩余物及其供给分析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5 中国2020年木材供需量预测及供给安全分析 | 第74-85页 |
·中国木质林产品供需系统动力学模型评价 | 第74-76页 |
·模型外生变量的预测 | 第76-77页 |
·中国2020年木质林产品需量预测结果 | 第77-81页 |
·中国2020年木材供需总量分析 | 第81-82页 |
·中国木材供给来源及安全状况分析 | 第82-84页 |
·中国木材供给来源 | 第82-83页 |
·中国木材供给安全分析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6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风险及多元化分析 | 第85-105页 |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风险指数 | 第85-88页 |
·HHI与SWI指数 | 第85-86页 |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风险指数 | 第86-87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87-88页 |
·中国原木进口安全情况评价 | 第88-92页 |
·中国原木主要进口来源国 | 第88-90页 |
·中国原木进口安全情况分析 | 第90-92页 |
·中国造纸原料进口安全评价 | 第92-97页 |
·中国木浆进口安全情况分析 | 第92-94页 |
·中国废纸进口风险情况分析 | 第94-96页 |
·中国造纸原料进口安全情况评价结果 | 第96-97页 |
·基于二次规划的最优木质林产品进口结构模型 | 第97-99页 |
·木质林产品最优进口结构模型的目标函数 | 第97-98页 |
·木质林产品最优进口结构模型的约束条件 | 第98-99页 |
·原木和造纸原料最优进口结构分析 | 第99-104页 |
·原木最优进口结构分析 | 第99-102页 |
·造纸原料最优进口结构分析 | 第102-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7 提升中国木材供给能力的政策分析 | 第105-116页 |
·提升中国原木供给能力的主要途径分析 | 第105-109页 |
·造林面积变化对原木供给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采伐限额对原木供给的影响分析 | 第106-109页 |
·木材及废纸回收利用分析 | 第109-111页 |
·木材与废纸的回收利用情况分析 | 第109-111页 |
·木材与废纸回收政策建议 | 第111页 |
·原木和木浆2020年进口来源分析 | 第111-115页 |
·中国2020年原木与木浆最优进口份额模型参数的设置 | 第112页 |
·中国2020年原木主要进口来源国份额分析 | 第112-114页 |
·中国2020年木浆主要进口来源 | 第114页 |
·保障原木和木浆进口安全的政策建议 | 第114-115页 |
·小结 | 第115-116页 |
8 结论 | 第116-119页 |
·中国2020年木材供需趋势 | 第116-117页 |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风险变化及应对策略 | 第117页 |
·提升中国木材供给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117-118页 |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4页 |
附录 | 第124-146页 |
附录1 中国森林资源与原木供给模型区域 | 第124-125页 |
附录2 原木、锯材、木浆和废纸国际平均价格变量单位根检验 | 第125-126页 |
附录3 原木价格ARIMA模型形式识别与估计 | 第126-127页 |
附录4 锯材价格ARIMA模型形式识别与估计 | 第127-128页 |
附录5 木浆价格ARIMA模型形式识别与估计 | 第128-129页 |
附录6 废纸价格ARIMA模型形式识别与估计 | 第129-130页 |
附录7 中国主要原木进口来源国森林资源的R/P指数 | 第130-131页 |
附录8 中国木浆和废纸主要进口来源国 | 第131-132页 |
附录9 原木进口结构优化结果 | 第132-135页 |
附录10 木浆进口份额优化结果 | 第135-137页 |
附录11 木浆进口结构优化结果 | 第137-140页 |
附录12 中国2020年原木和木材进口主要来源 | 第140-141页 |
附录13 中国木质林产品供需系统学模型 | 第141-146页 |
个人简介 | 第146-147页 |
导师简介 | 第147-148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