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古典主义喜剧的美学特点 | 第7-9页 |
第二章 莫里哀喜剧人物的悲剧性来源 | 第9-15页 |
第一阶段:初露锋芒(1659-1664) | 第11-12页 |
第二阶段:黄金时期(1664-1669) | 第12-14页 |
第三阶段:鞠躬尽瘁(1660-1673) | 第14-15页 |
第三章 莫里哀喜剧人物的悲剧性类型 | 第15-27页 |
从阶级等级笑着讽刺蕴藏悲哀的意图 | 第16-27页 |
(一) 道貌岸然的僧侣阶级 | 第17-19页 |
(二) 矫揉造作的贵族阶级 | 第19-21页 |
(三) 盲目嗜财的资产阶级 | 第21-23页 |
(四) 无法翻身的底层阶级 | 第23-27页 |
第四章 莫里哀喜剧人物的悲剧性创作特征 | 第27-32页 |
一、对称结构是喜剧人物的生存方式 | 第27-28页 |
二、解脱困境是喜剧人物的生存哲学 | 第28-30页 |
三、单纯性是喜剧人物悲剧性的起点 | 第30-31页 |
四、喜剧人物身份、性格的矛盾促成悲剧性的升华 | 第31-32页 |
总述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全体答辩委员会签字 | 第36页 |